雨打蕉叶又潇潇了几夜
我等春雷来提醒你爱谁”
张谦的演唱到此结束。
而此时大屏幕上,一篇《兰亭集序》也刚好书写完成,行书如行云流水,宛若一副艺术品。
一个红色章印印在了末端。
或许是歌曲太美。
太抓耳。
直到张谦演唱结束,都没人注意到大屏幕上的彩蛋文章。
对于此苏晨有些许遗憾。
但转念一想,也好。
这样一来就用这首歌硬抗李宗胜的《千年情》和罗群的《敦煌》。
歌词的变化多端、起承转合让李宗胜和罗群都大为诧异。
书法和爱情交织在一起。
让这首歌平添韵味。
乍一听,好像也就这样。
但仔细品,越品越有味道。
观众们听完,直播间弹幕已经炸了。
“雨打蕉叶,又潇潇了几夜。好喜欢这句诗。很有已经有没有?”
雨打芭蕉,通常和愁绪联系起来。
雨打芭蕉叶带愁,心同新月向人羞。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歌词的诗情画意瞬间就出来了。
“我也喜欢,我喜欢这首歌的每一句!”
“戏腔那一段特别惊艳,我能重复听一百遍。”
“《烟花易冷》之后,就一直在等同类型的歌,现在终于等到了,呜呜呜,虽然没有特别的创新,但这样的歌多多益善啊!写个一百首,一千首,我听不厌的。”
“一首如诗如画的歌!”
“中国话三部曲!果然前面都只是铺垫啊。”
“之前谁说苏爹只会堆砌生僻字?粗来!我保证不打死你!好好听一听这首《兰亭序》”
《兰亭序》凭借着优美的歌词,优美的意境,以及优秀的曲子和编曲获得了观众们的认可。
即便是之前那些鄙夷《生僻字》的观众,也都在这一刻被折服了。
苏晨!
实力在线!
就连李宗胜都赞叹道:“前面只是开胃菜,现在这家伙认真起来了。”
而罗群已经化身罗吹,“人家开胃菜都能玩出那么多新花样,到了正餐,那还不得事满汉全席?”
随着进入投票环节。
《兰亭序》的排名快速上升。
不一会儿就追上了罗群那排名第二的《敦煌》,大有赶超排名第一的《千年情》的架势。
追赶之势很猛。
“三人战得难舍难分啊!”
“现在三人都开始纷纷亮出自己的杀手锏了。”
“越来越有意思了。”
“他们有刀,我有笔!!现在终于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了。”
“反正苏爹太狂!我同意李宗胜和罗群直接亮剑!打压打压苏爹的嚣张气焰。”
“我也是这么想的。”
“附议!”
网友们热烈讨论起来。
而梧桐一群人则惊讶于华夏“国风”的无限可能。
“当真万物皆可国风啊。”梧桐感叹。
三木、古川等人则表示,“现在我们对华夏文化真是越来越感兴趣了。”
大和音乐也经历过从传统到流行的探索,最终形成了现在风靡流行的d-o。
而华夏音乐目前正在走他们走过的路。
古川等人很清楚。
这是华夏音乐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
而在这个过程中,华夏音乐也必然迎来更多的创新和活力。
充满了无数可能!
而古川等人之所以为此兴奋。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对手正在崛起。
激发了他们的竞争欲。
另一方面d-o音乐的形成,就是大和本土音乐和外来音乐形式影响的情况下发展壮大起来的。
d-o拥有着极多的风格元素。
打不过就加入。
大和人深得此精髓。
也非常善于融化和消化别国的音乐风格和形式。
而此刻古川、大木甚至梧桐等人想到的都是,如何在d-o中,更好的加入华夏元素。
形成另外一种别具一格的音乐。
苏晨的作品引发他们的思考。
而此时演播厅。
李宗胜、罗群称赞了苏晨的《兰亭序》。
然后李宗胜说道:“我有个提议。”
“什么?”苏晨和罗群都看向李宗胜。
“这么说把,我手里一共有八首作品。”李宗胜道,“我想你们两个应该不会比我少。一直这么比下去,太煎熬了。”
“反正最后也只取排名最高的一首。”
“要不这样,接下来我们都把自己最得意的作品呈现出来。最后一战!”
“一曲定胜负如何?”
李宗胜此言一出,苏晨和罗群对视一眼。
罗群道:“正合我意。”
其实苏晨也很乐意。
毕竟省了不少歌。
省了不少功夫。
只不过这样以来,原本计划的摇滚肯定就上不了了。
要拿出最好的作品。
必须是那首国风之巅啊。
微微思忖,最后苏晨点头答应下来。
对于他们三人而言,达成了一致意见,没什么。
而最炸的是观众。
“啊啊啊啊!你们三个作弊!”
“不行!必须一首一首来!完完整整给我唱下去!一首都不能少。”
“抗议抗议!”
但三人铜墙铁壁。
抗议无效。
《国风大典》即将迎来最后的决战时刻……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