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页

作为一个个人秘境空间植物的种植者,他的番茄种植的番茄,除了吃掉,制作番茄酱,送人,似乎没有别的处理办法了。

而建设了数百亩番茄基地的封颜明更是要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的番茄果实。因为,他种植的一星番茄,会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生长出几十斤的大西红柿果实。

幸好,封家的购物广场,可以消耗掉一部分的番茄果实。于是,经常光顾广昌广场的顾客,突然发现广场内的购物中心的番茄果大饱满,滋味好吃,价格不贵,比市面上超市里许多番茄好多了。

不过,封颜明还是决定,在种植基地中建设一个小型的番茄酱加工厂,专门加工种植基地里生长的番茄。

第0351章 与众不同的花

朱老三是清河市内河河道的清洁工,日常的工作是打捞河面上的难以分解的垃圾,比如塑料罐,垃圾袋之类。他父辈原是清河市的老渔民,常年在入海口的渔村上生活。

他依然记得,小时候躺在摇摇摆摆的渔船里,将海边捕获的鱼虾螃蟹拿到清河市售卖。

他们卖鱼,从来不上岸,只是撑着船,沿着清河市那时候还十分宽敞的内河,一路往城里划去。

沿路上,他们不时会被岸边洗衣服洗菜的老依姆小媳妇叫住,停船靠岸,往往就卖出几斤鲜鱼。

一直到所有鱼获全部卖光,祖父才会撑着自家的老船,到一家靠近河岸的杂货铺,从杂货铺买些生活的必需品。

今年朱老三已经五十多岁了。

祖父的老船,在父亲那一辈,就换成了机动的船只。后来,时代变迁,清河市的内河,越来越不像河,他们的小船再也无法从海边行驶进来。

再后来,渔民的生计越来越艰难,能捕获的海鲜也越来越少。他们家的船太小,行驶不了太远,朱老三干脆没有再去捕鱼,而是带着自家的小船,在清河市最大的几条内河里,帮政府打捞垃圾。

他开着老旧的木船,年久的马达声响很大,他用网子捞起一团塑料袋,仰头看着一棵老榕树的位置,沧桑的脸上,泛起柔和的笑容。

他记得四十年前,老榕树下还是附近居民洗衣服的地方,他第一次独立掌船,瞥到岸上一个卖力洗衣服的姑娘,险些一个不慎,打翻了自家的渔船,被老父亲骂的狗血淋头。

但是,他永远忘记不了,那个圆脸小丫头看着他狼狈的模样,抿着唇开心的笑着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