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页

“今天不炒菜做饭了。”

“为什么妈妈?”

“违法啊,一会儿警察叔叔来抓人!”

某脱口秀录制现场。

“把李凡这些段子给我改一改,创新一下,咱们用了。”

……

东北某地朋友打招呼开玩笑:

“你sei啊?”

“你管我sei呢?”

“不服你过来!”

“你搁哪呢?!”

擦,这两个小子扯过犊子后,抬头看了看蓝天白云,好嘛,咱这儿盛夏没雾霾!

……

一篇脱口秀演讲,各种电视节目纷纷引用,网络上广为流传,民间纷纷开玩笑。当这篇被很多人视为没有任何内容的演讲火起来的时候,大家终于明白了它的价值。

《再见吧,雾霾!》没有说教,没有各种数据支撑,没有高瞻远瞩,没有痛定思痛,没有夸夸其谈,没有忧国忧民。它只是一篇来自于一个吉森省高二学生的无奈与吐槽,它也给了广大观众们在苦恼头疼中一丝心灵的痛快,它载入不了史书,它无法获得高度评价,但,它却是最广大观众们最舒心的安定剂。

著名脱口秀节目《晓燕有约》给出了精准的评价:

“今日网络广为流传的《再见吧,雾霾!》,和《苍穹》成为了两个极端的强烈对比。后者,就像一个著名的学者一样,沉重,深思,并痛心疾呼,是划时代的演讲报告。而前者,就像老百姓的口述家常,注定不应登上大雅之堂,但却与你我之间联系得最紧密最贴切,李凡的无奈吐槽,也是我们的担心与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