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页

说罢,李凡重新坐回了椅子。

黄雨琪接着道:“相声这门曲艺,形成于清代咸丰同治年间,经过了早期的辉煌后,又因特定历史原因,导致很多经典流失,相声传承更是青黄不接,到了今天,可能除了春晚上例行的一个节目外,国民已经很难看到相声了。

今天,我们三位大师齐坐一堂,一起来聊一聊相声的过去,今天和未来。同样,作为青年一代相声爱好者,李凡也代表现在的青年朋友,来参与讨论之中。”

……

直播室外,石总监刚刚来到玻璃门旁,他往里一看,皱眉道:“李凡怎么坐后边了?”

身旁的工作人员道:“程老爷子要孙子坐在他身旁,李凡就谦让了。”

石总监点了点头,没说什么。

室内。

黄雨琪道:“听说咱们相声最初的时候,表演方式是有两种的?”

尤勇点了点头,“的确是,最初有‘暗春’和‘明春’之分,大家可能并不知道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在帷幕中表演的相声称‘暗春’,公开表演的相声称‘明春’,但清宣统三年后,就只有‘明春’了。”

“相声有四门功课,几位老师能给大家讲解一下么?”

程源远道:“四门功课说学逗唱,其中说指的是:绕口令,贯口,定场诗,数来宝等,绕口令大家都太了解了,至于贯口,又分为大贯儿和小贯儿两种,其中大贯儿一般上百句,最有名气的就是《报菜名》,现在电影学院学表演的学生们也练习《报菜名》。”

黄雨琪道:“哦,那这个青年一代人可能就不太了解了,李凡,你知道《报菜名》么?”

李凡起身,探过身子,对着麦克道:“知道啊!”

黄雨琪再问:“那你会说么?”

李凡谦虚地道:“略懂皮毛。”

程源远道:“现在年轻人啊,懂点皮毛就不错了,但不是内行根本就说不对这《报菜名》,这《报菜名》要求是,说词节奏明快地一气道出,似一串珠玉一贯到底,不是内行根本不行,要求字正腔圆,口快如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