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页

他们问江澈,“小澈,你觉得怎么样,能挣到钱吗?”

江澈反问道:“你们打算去做什么?”

赵叔摊开一双粗糙有力的手掌,自信道:“听说那边到处盖房子,我学过泥瓦匠,总能赚到钱吧?带上他们仨干些零活,然后等混熟了,我想包楼盖。”

1992年,海南房产热……

在遥远的越江省、水昌市,泉北县,城郊村落,有一个还没迈出家门的农民说,他想去那里包楼盖。

江澈想了想记忆中这波房产热的相关信息,不废话道:“只帮人盖,别买,别让人拖欠你的钱,这是我的意见,赵叔。”

这等于江澈赞同了。

赵叔其实已经下了决定,但是江澈的这个赞同依然让他欣喜,他兴奋地点头,站起来,手忙脚乱一下然后向着四面八方拱手道:“我,我走了……回家收拾东西,明天就走。过年,过年回来,家里有事,大家多帮衬,拜托了。”

深深一揖一直揖到地上,他就这样在满满一屋子人面前离开了……

整个屋子都有些错愕,反应不过来……上一次村里有人这样突然离开,好像是民国时候了吧?

那时候,有一天,一个少年郎在村口大樟树下聊天的时候说,他要去当兵扛枪。

老人们笑骂:“扛你娘。”

第二天,他就离开了村庄,据说现在在台湾。

现在又一个,一个三十多岁的农民,做了一个似乎显得太过匆忙和草率的决定,甚至用上像稀里糊涂和无知这样的词,也不算过分。

但是在这个消息闭塞,思维更闭塞的时代,敢于走出去的人,最初大多具有盲目色彩,然而正是这些人,前赴后继,缔造了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

江澈可以想象,就在这天,这一刻,也许就有一个未来叱咤风云的人正辗转反侧不能入睡,犹豫许久,终于决定下海,他可能是科员,可能是科长,甚至可能是局长……也可能是赵叔这样的,有一双有力手掌和一颗野心的农民,或者主动被动下岗的工人。

这就是92年的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