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页

我在采访的时候问孩子们,你们想要什么?我以为她们会要点零食衣服。

结果孩子们跟我说,她们想要爸妈和老师能来看,想要听见有人给自己喊加油……可是她们想念的人,现在全部身在千里之外,一个连电话都打不通的地方。

除了一名志愿者教练之外,再一名教育局干事就是她们唯一的啦啦队,大嗓门,一个人撑全场。

孩子们说,她们会打进决赛。

到时候我会去给她们加油,亲爱市民朋友们,你们来吗?

我想给她们开一个小发布会,记者朋友们,你们来吗?】

文章配图一共三张。

一张是比赛的画面,周映跳起扣杀,英姿飒爽,照片备注:该队员已被省青年队教练重点关注。

再一张是孩子们回到招待所自己洗衣服的画面。备注:她们只有一套运动服,汗湿透了结盐霜。

最后一张,是孩子们成群趴在窗口,满眼好奇地看着庆州街头的店铺和车流的画面。备注:她们每个人都是第一次来到大城市。

发稿人是余时平,如今的他早已经名声响亮,影响力巨大,而这篇报道,也非常符合他上次关注的主题,孩子、希望。

越来越多的目光被聚焦,不单是一般市民,就连各级领导,都开始关心这支注定很有宣传价值的乡村小女排。

庄民裕坐在火车上,看着手里刚拿到的报纸,一时间全然忘了什么宣传作用,什么关注、炒作,他红着眼眶喃喃地说:“孩子们,你们县长的嗓门也很大嘞。”

当他日夜兼程赶到庆州,茶寮村小已经打进决赛。

半决赛苦战三局逆转,14:16、15:13、17:15,茶寮村小令人难以置信地打败了另一个市的老牌名校,决赛即将对阵去年的冠军,庆州市钢铁小学。

“周映整个已经累得动不了了,手腕全肿的,老实说,咱们其他孩子的水平基本都差一线,全靠意志在撑,整个队,总体上就是周映一个人扛着在往前走。”马东红在电话里小声说着,听得出来很是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