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页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这乡长,你给个隔壁县的副县我都未必愿意换。

那条机耕路现在已经又拓宽了很多很多。当然,修路是省里出的钱,茶寮人跟着江澈养成的某些坏习惯,大概是永远都改不掉了。

路面上,来往的车辆川流不息。

这一方面是茶寮自己的辣条和新上线的辣牛肉干要出去,虽说大头走水路更经济,但是陆路也有走;

另一方面,茶寮码头一期工程之前就已经正式竣工,现在二期工程启动,已经算得上初具规模,附近好几个县市的物资来往基本都从这儿过,茶寮希望集团自身既做装卸、仓储,也做餐饮住宿,还有利润相当大的一块——运输。

马东强的车队现在可是兵强马壮。

茶寮不一样了,茶寮人不一样了。老村长早起绕着村子逛了一圈,又进陈列室把各级领导的题字都检查了一遍……这是他现在每天的习惯。

一切如常,老人回来在路边找了条长椅坐下,翘首朝远处张望着……

在他身后不远,就是现在大概到市一级都数得上的茶寮希望小学。

十六名教师不算多,但是运动场,音乐教室种种配套齐全先进,搁这年头就真有点吓人了。现在在这里上学的不止茶寮的孩子,还包括周边几乎绝大多数村子的适龄儿童。

朗朗的书声从教室里传出来,这是老村长现在每天最爱听的声音。当初茶寮还很穷,大伙都不怎么愿意孩子上学的时候,他就一力主张弄好学校,所以现在,老人真心叫一个老怀安慰,加满心憧憬。

不过,今天的读书声有点乱。

一向还算乖巧勤奋的孩子们,今天一大批心不在焉。尤其茶寮本村的孩子,他们好些一早就是穿着原本预备过年才穿的新衣服来的,现在心思也不在,嘴里念着课文,眼神却一直往窗外飘。

“我才不怕新衣服脏了。”豆倌得意说:“我爹说了,要是脏了就再买一身,反正不差钱。”

“咳。”

讲台上,今年刚从中专毕业过来的年轻女老师轻咳了一声,提醒开小差的孩子们注意。

她原本是想训斥几句的,想想,又算了。看得出来,今天对于这些孩子们就像是一个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