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7页

江澈惊了,这竟然是三墩教的——果然还是婚姻生活能教育人啊。耿直不转弯如赵三墩,都在婚姻生活中被磨练成了一个阴谋家,战略家。

“老彪呢,老彪教你什么了?”江澈又问。

郑书记:“一些食补的东西,再几个壮阳的方子。三墩都记走了……”

第六百七十七章 另一面的江澈

说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大概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昨晚林家爸妈没睡好,其实江爸、江妈也差不多。

在于江妈而言,她的人生本就不精细,对于儿媳妇的要求说高很高,那就是必须得她看着顺眼,处着开心,说低也挺随意,并不会考虑太多附加的东西。

江爸则不然,事实若非江老头当时的一番话,他这回大概率是要说些反对意见的,至少也会把事情拖着。

两人聊到很晚,江爸最后没了意见,倒是有了感慨,他有些自嘲地说:

“说来也奇怪,咱澈儿到今天这份上了,依然没有一点儿穷人乍富的心思态度,倒是我这个小厂长当了几年,考虑事情越来越不像以前的自己了。挑儿媳妇,像以前地主家挑将来的主母。”

事实江爸又哪里知道,其实像他这样在乍富之后想东想西,自以为是的情况,才是最合人心常理的。

至于江澈,他前世曾经经历的攀爬和起落虽然层次不足,但是毕竟心路走过。

按泉北县农村的风俗,姑娘第一次上门,家里长辈都得封红包。这个红包在于农村的意义,其实还是挺正式的,数额也不能太小。

有时姑娘或小伙儿自己到后来反悔了,闹掰了,也成个麻烦,退彩礼的时候还得就这个该不该退的问题,甚至具体的数额,带上争执一番。

这回见面,按说不算是林俞静来认门,但是江爸江妈想了想,觉得还是得把礼数都尽到。

他们第二天一早就要赶飞机回临州,所以特意一大早,就喊了江老头一起,准备来敲林俞静的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