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页

市内所有俱乐部、运动馆全部哑火,尚动的风头,一时无两。

……

作为资深报人,边学道清楚报纸的能量,也清楚报纸的受众群体,更清楚报纸的黄金版面。

2004年不同于2014年。

这个时候的报纸虽然被网络一点一点蚕食读者,说不上是黄金期,但还没到生死存亡之局。

松江市内的几家报社,依然歌舞升平,风光无限。

拿北江日报和松江日报来说,2004年的时候,纯纯是个体面的好单位。

有编制,福利好,工资高,若是家里背景深,调去个清闲岗位,一天上半天班,周末还双休,不知羡煞多少人。

边学道还知道,不少松江日报的职工子弟,在报社挂个名领工资,顶着报社记者的名头,出去拼缝,或者经商,只要功力够深,也能混出个黑白通吃。

当然,靠报社名头出去坑蒙拐骗的,那都是中层干部的子女。

进入总编辑、总经理行列的领导,子女要是还在国内混,说出去都丢人。

可是不管怎么说,北江日报也好,松江日报也罢,普通市民一眼不看,但上头的领导,每天还是会抽几分钟扫一遍的。

就为了领导这几分钟,边学道花了几十万。

尽管贵,但边学道哪个版也不要,就要头版。

他的想法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