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明说:“韩愈诗言——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广义的知识按内容分为四种,关于‘知道是什么’的知识,记载事实的数据;关于‘知道为什么’的知识,记载自然和社会的原理与规律方面的理论;关于‘知道怎样做’的知识,指某类工作的实际技巧和经验;关于‘知道是谁’的知识,指谁知道是什么,谁知道为什么和谁知道怎么做的信息。”
王天明是大学教授,掉书袋,拼定义类记忆从不服人,刚才被边学道将了一军,他立刻就找到办法反击。
潘中富看看王天明,看看祝植淳,又看看边学道,在心里叹息一声:不管了,随他们较劲。
王天明用手轻轻转着水杯说:“如果按照这样的定义理解知识一词,那么知识分子应该是掌握了知识的一个阶层,翻译成英语应该是knowledgeable eole。在古代汉语中,其实本来有一个字专指有知识的人,那就是士,是士农工商四民之一,现代的学士、硕士、博士应该都属于知识分子阶层。你本科毕业,如果没什么处分,拿了证的话,应该是学士,所以当得起知识分子这四个字,别谦虚了。”
还没等自信满满的王天明把后背靠在椅背上,边学道直接说:“你这么说不对。”
立刻,整张桌子的人都醉了!
好好一顿饭,这两人居然语言厮杀根本停不下来。孟茵云在桌子下面轻轻踢了祝植淳一下,祝植淳伸筷子夹了一口菜给孟茵云,期间递了个“没关系”的眼神。
边学道看着王天明说:“王老师,既然当老师,应该没少翻字典,那么请问王老师,汉英词典里,对应知识分子的,真的是knowledgeable eole吗?”
王天明一时语塞,裴桐忍不住插话说:“汉英词典里对应知识分子的词是tellectuals。”
边学道扭头冲裴桐说:“谢谢。”
看着王天明,他接着侃侃而谈:“将tellectuals偷换成knowledgeable eole,是一种曲解,也是一种退步。”
祝植淳来了兴趣,问:“这话怎么说?”
边学道说:“如果说知识分子是knowledgeable eole,那么当一个知识分子的必要条件就是有超强的记忆力,这也是数千年来中国式教育的着力点,从私塾背诵古文、科举八股文直到今天的高考,有了好记性就能考高分进名校出人头地,这样的人应该算知道分子吗?我说不算!”
自问自答,气场十足,在场的人都感觉到边学道身上的自信。
掉书袋?拼观点?
简直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