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4页

车里,边学道同时想明白了马成德。

马成德到死都在对祝海山尽忠!

没错,就是在尽忠。

不用继续怀疑,马成德肯定是真的死了,因为他在“死谏”。

马成德在祝家服务了20多年,就连美国的毕格罗要找祝海山都知道先联系马成德,可见这个人在祝家内外的影响力。

马成德的死,不会如表面上这般无声无息,在一定层面,应该是“地震级”的。因为偌大的祝家,产业遍布四海,所有这些产业的掌舵者和管事人不可能全姓祝,肯定有外姓人。

而如果马成德这个在祝家混得最好,并且已经淡出的外姓人都被姓祝的“走狗烹”了,其他外姓人会怎么想?在这种情况下,就算祝家人还想继续内斗,恐怕也力不从心了。

在边学道看来,马成德肯定知道祝家有人要对他出手,反常地用红油笔在宣纸上写字,就是强烈的暗示。但他坦然赴死,是希望自己的死能让祝家一些人清醒过来,最起码让祝家暂缓内斗,给祝老大整合的空间。

知道有人要杀自己,还把自己送到刀锋前,很多人一定想不明白这里面的逻辑,所以马成德说了那句“不求人知我”。在祝海山的影子里活了一辈子的马成德,临死之前,骄傲了一把。

而后半句“当知为谁来”,则是说给边学道的。

“厚德载物”四个字,配合半句“当知为谁来”,其实是在提醒边学道,让他记起是谁把“厚德载物”四个字送给了他,让他忆起跟祝家上一代的香火情,让他别对祝海山留下的祝家下死手。

给边学道示警,让边学道手下留情,这是马成德能做到的极限了,因为现在的边学道已经是“一方豪强”,不可能对别人唯命是从。

而之所以又是字又是诗,弄得云山雾罩的,因为马成德是被动一方,他知道祝家有人要除掉他,但不知道对方会不会临时改主意。

如果他把想传递的意思直接写在信里,等边学道看到了,祝家那头却收手了,到时岂不是一场笑话?所以还是模棱两可一点最保险。

手指轻轻摩挲真皮座椅,边学道越想思路越顺畅。

马成德让陆文津送信示警,其实是“托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