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倒霉多了,总会有那么一点幸运。胡乱冲撞中意外发现山腰处一点橘黄色的灯光点缀在远处密林里,他想也不想,向着那一点灯光奔去。
是一栋两层的楼房,外面围着红色砖墙,典型的北方建筑,简洁朴素。大门是两扇紧闭的黑皮铁门,旁边挂着一个牌子:启智特殊教育学校。门口路边有两盏路灯,光源就是从这里发出,点缀在寂静深夜里,对那些刚刚经历过疾风苦雨的人来说,温柔得要命。
路清尘坐在路灯下面的台阶上,有一种心归到实处的安全感——他已经流浪过四季,最喜欢停在学校门口过夜,这里不仅有灯,还有隐蔽的喧嚣和热闹带来的归属感,让人有种现世安稳的错觉。
第29章 新的身份
赵大力两夫妻年近六十,一辈子生活在大山里,如今儿女都去市里生活了,这老两口闲着无事,便在启智寻了一份工作。启智是l市的一所私立特殊教育学校,住着七八十个孩子,身体或多或少存有缺陷,老师寥寥,经费寥寥,全靠社会募集资金维持运转。
赵大力和妻子住在学校大门口的两件小平房里,外面一间算是传达室,里面一间是起居室。他们爱岗敬业,兼顾学校的传达、保安、保洁和厨师,把学校当家,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学生和老师们都爱喊他俩力叔力婶,大家在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学校里,相处得如一家人。
力叔每天起得早,他在学校后面山坡上开了一块小小的荒地,种了很多蔬菜,每天早起去浇浇水,顺便摘点新鲜的菜回来给孩子们做午餐。
晨光熹微,他一打开校门,就看到路灯下蜷坐着一个人。
等他提着两篮子蔬菜回来,那个人还坐在那里,闭着眼,一副睡着的样子。赵大力返回学校,将菜放好,刚进屋,就闻到饭香——力婶已经熬好粥,还蒸了一大锅菜馒头。
“门口有个人,挺年轻的。”力婶将粥递到赵大力手里,随口说着。
“嗯,看到了。”赵大力说:“看起来像是个流浪的。”
“昨天晚上就应该在那里了吧?真是可怜。”力婶嘟囔了一句。
“咱们照顾好学校就行了,其他的事儿少管。又不知道是什么人,别惹麻烦。”赵大力想了想,叮嘱力婶。
“嗯,我有数。”力婶说。
上午阳光很好,老师带着孩子们在不算宽敞的院子里做游戏,一片欢腾,直到中午饭的铃声响了,孩子们才安静下来排队去吃饭。
总算收拾完,赵大力去给孩子们修理一处掉了墙皮的寝室,力婶便回起居室准备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