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或是拥有着与众不同的信仰,或是拥有着难以言明的生活习惯,总之与大氏族血脉相融在一起的可能性不大,而各自的人口基数又过低,就造成了他们的族群一直就维持在几百人的地步。

一旦有了什么风吹草动的时候,就会自发的找寻他们的主氏族庇佑,等到一旦他们度过了此次的危机,就会像是最自由的风一般的,去追寻部族中最原始的传统……放飞自我去了。

至于第五类人,那就是自由人了。

俗称黑户。

他们在这个平原的犄角旮旯之中居住,既不想融入到规矩众多的大部族之中接受剥削,又没有足够的能力将自己的族群扩大起来。

或是因为战争的失败,或是因为渭水河另一畔流亡的缘故,他们对待周围的人都是小心翼翼,带着莫大的警惕的。

对于这样的人,在渭水平原上有着统一的处理方式。

一经发现,那就是毫不留情的抓捕。

哦,别误会,抓他们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了补充一下属于多氏族共同拥有的奴隶市场的货源。

是的,这些人一经发现,那只有一条路可行,成为一个氏族或是多个氏族的奴隶。

在这个原始社会朝着奴隶社会逐渐过渡的阶段,太多肥沃的土地等待着人类的开垦。

而那些已经拥有了大量的私产的部族成员们,自然拥有了供养一个或者多个奴隶的能力。

这是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行的过程,非一个人或是一个氏族能够抵抗的。

自然,对此人种的划分,初来乍到的有狰氏自然也不会有任何的异议。

他们只是在庆典的评选过程之中,仔细的记住了那些主要的氏族的名称,顺便还领取了代表着有狰氏部族等级的徽章罢了。

至于这庆典的第三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