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她们如愿以偿的占到了最靠近戏台的位置的时候,那因为快速的奔跑而涨红的脸蛋,却因为激动怎么都落不下来。

而她们心心念念的顾同志,现如今正在只用一个麻布帘子拉起来的后台之中上妆。

因为根据地之中多是陕西的乡亲,周边林林总总的传统地方曲目就有26个之多。

秦腔占据了半壁江山,京剧虽然是通用的曲艺,但是在战事多发的地带,却不符合快速表演的特征。

所以,经过了革命根据地宣传队培训的顾峥,用极短的时间学习了富有表演性质的小剧。

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宣传抗日,以及根据地新政策的普及。

对于已经习惯了戏曲表演形式的顾峥来说,是一种十分浅白的挑战。

这意味着他要将自己的所学,与新生剧目融合到一起,达到一个极具有观赏性又兼顾普及率的演出效果。

大概是他日日夜夜的苦练,以及老天爷赐予的灵性。

在一场场的磨合之中,顾峥快速的晋升到了现如今的水平。

整个根据地覆盖区域内,从事艺术工作者的群体,男的演不过他,女的也演不过他。

一下子就成为了享誉晋察冀的第一标兵。

远远的看过去的观众,对于顾峥的这种表现力还有些抗性,要说冲击最大的,那应该属于那些天天跟他在戏台子上搭戏的人了。

只看他在没有镜子的情况下,凭空一笔,沾着油彩就能将自己的妆容画出,光是这一手,就胜过了那些笨手笨脚的小演员许多倍。

待到他背身画完,转头一笑,让一旁的后勤人员检查是否有错漏的时候。除了天天跟在顾峥身旁的自家老婆彩凤不受影响之外,哪怕总是跟他一起对戏的黄大爷,都要楞上一瞬。

没办法,谁让经典的抗日宣传剧目《放下的鞭子》是反串呢。

顾峥盘着一条油亮的大辫子,就算是一身破烂的花棉袄,也掩盖不了属于贵妃醉酒的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