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薛拍了一下大腿说道:“八年前方庄那边最好的房子才一千七八一平,再看看现在,去年年底方庄小区那些原本是丙级的房子,平均价格就已经到了三千八了,据说那些好的房子,价格都已经突破六千了!这房价眼看着蹭蹭蹭的往上窜,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呢。所以我和你嫂子一商量,就决定听你当初说的,咱换新房,绝对不吃亏!”
老薛说的这话倒不是瞎说,有关于燕京房价的事情,杨靖多少也了解一些。
方庄刚建起时,除国家机关及各大国企外,京城一批最先富起来的人还有大量的明星演员也竞相抢购方庄房产。1986年方庄小区的商品房开始预售的时候,价格确实如同老薛刚才所说的那样,但到了95年下半年,方庄小区最好的商品房一度达到过七千块钱一平米的价格。而1995年发售的芳古园龙珠公寓,作为精装修的外销公寓,价格更是达到了恐怖的两千美元一平米。
说个毫不夸张的话,整个燕京房地产的起始,起始就是从方庄小区开始的。
虽说到了九十年代末,方庄小区因为房屋布局不太合理、房屋面积过小、停车位过少等原因,导致了房价一度的下跌,98年发售的芳古园二期,每平方米也就只有六千来块钱,远远低于96年最高峰的时候,但不能否认的是,方庄小区见证了燕京房地产的崛起。
老薛说道:“杨兄弟,不是哥哥我不想继续给你收,实在是这情况在这儿摆着呢。一旦我这两套房子开始拆迁,我说不定就得和你嫂子搬去通县那边去住,到时候可就没法给你收东西了。”
杨靖说道:“薛老哥,这没关系,反正你现在也收了不少了。以后如果没办法收的话也无所谓了。嗯,那就从现在开始,一直到你的房子开始拆迁,你能收多少就收多少吧。一会儿咱们吃晚饭,咱们装好了车,我告诉你一个地方,你直接把这些东西送到那个地方就成。至于剩下的那些钱,你就拿着,就当这些日子你帮我收这些东西的报酬了。”
一听这话,老薛一下子站了起来,“杨兄弟,这可不成。收这些东西才能花多少钱啊?你把剩下的钱全留给我,我可不能要。”
“呵呵,薛老哥,你就别和我争了。你应该看出来了,我不缺钱。而且你帮了我这么大的忙,于情于理我都该给你一笔报酬的。再说了,你这拆迁在即,你和嫂子还需要找房住,都是需要花钱的。所以啊,听我的,这些钱你拿着!”
第364章 四位老师
老薛是一个实在人,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满满一东厢房的手稿文献资料就是证明。
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老薛能收来这么多珍贵的手稿文献资料,这个不实诚什么是实诚?
对于实在人,杨靖向来是不吝啬的。十万块钱对于杨靖来讲不算什么,但对于老薛一家来讲,这笔钱最起码可以让他在拆迁的这段时间内过得舒服一点。
人家辛辛苦苦的给自己收了三个来月的手稿文献,大冷的天蹬着三轮穿梭在燕京的各大废品收购站,绝对不能让人家白忙活。
最关键的是,老薛给自己收来了这么多珍贵的东西,杨靖支付给老薛十万块的报酬也对得起老薛这三个来月的辛苦劳动了。这样杨靖收下这些收来的东西也就心安理得了。
做人不能没底线,没底线的人那叫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