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卫到达了前线时,他看到敌方的巨人哥利亚冲了上来,以色列人抵挡不住。这时,大卫满腔怒火要求出战,以雪民族之耻。扫罗王见大卫信心很大,就把自己的铠甲给他。大卫拒绝了盔甲,仍是一身牧童打扮,他率众走上战场,大声地痛骂哥利亚,等到哥利亚被骂的头昏脑胀时,大卫用甩石机甩出石头打昏了哥利亚。大卫冲上前去,拔出利刃割下了哥利亚的头,挽救了以色列。从此,少年大卫成了全国闻名的英雄。
米开朗基罗在制作《大卫》的时候并没有沿用前人表现大卫战胜敌人后将敌人头颅踩在脚下的场景,而是选择了大卫迎接战斗时的状态。
其实《大卫》的创作在米开朗基罗诞生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当时佛罗伦萨大教堂作品办公室的监察员打算委任雕塑家制作一系列十二个的大型《旧约》雕像,放在花之圣母大教堂的拱璧上。
前两个雕塑在十五世纪初就完成了,分别是约书亚和大力神的陶瓦雕像,后来,著名的雕塑家阿格斯蒂诺准备制作《大卫》,并从卡拉拉的一个石场中找来了一块合适的大理石,不过阿格斯蒂诺仅仅是完成了《大卫》的初步创作,即完成了腿、脚和躯干的大体形状。
阿格斯蒂诺因为别的原因并没有继续创作下去,于是这块大理石就被遗忘了整整二十五年。一直到1601年,年仅26岁的米开朗基罗接手了这块大理石继续创作。
米开朗基罗用了两年半的时间最终完成了对这块大理石的雕琢,最终形成了现在举世闻名的那尊《大卫》雕塑。
可以说,这尊雕塑从开始到完成,一共经历了两位雕塑大师的手,前后历时长达整整四十年!
或许是经历的变故太多,让这尊雕像终于成为了天下闻名的雕塑。而米开朗基罗也凭借着这尊雕塑,一举成为当时西方世界最负盛名的雕塑家,并最终被西方艺术界封为了“文艺复兴后三杰之一”。
《大卫》在米开朗基罗的一生中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这也是他成为“文艺复兴后三杰”之一的根本所在,可想而知这尊雕塑的艺术价值有多么的高。
或许《大卫》的价值不如巴黎罗浮宫的镇馆之宝《断臂的维纳斯》那么高,但绝对也不会低,两者无论是从艺术性还是价值上来讲,都是相当的。
《断臂的维纳斯》多少钱?
这个恐怕没人知道,就好像你问《蒙娜丽莎的微笑》多少钱一样,这根本就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唯一的答案就只有一个——无价之宝。
眼前出现的这尊雕像,就是一尊《大卫》,青黑色的《大卫》雕像。
这当然不是那尊收藏在佛罗伦萨美术学院中的那尊白色的大理石《大卫》雕像,也不是在米开朗基罗广场中央和佛罗伦萨市政府门前矗立的那两尊仿制品,这是一尊青铜《大卫》雕塑。
正品《大卫》雕塑高度接近四米,重量也达到了六吨。而眼前这尊青铜雕塑只有大约15米高,除了颜色不对、个头小上很多之外,其他不管是哪个方面来看,都与那尊真正的《大卫》雕塑没有两样。
一开始杨靖还以为这尊雕塑是复制品呢,结果当他用鉴定技能进行鉴定之后,他才欣喜若狂的得知,这尊青铜《大卫》雕塑竟然也是出自于米开朗基罗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