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们注意到了没有,那个石井薰似乎并不害怕骚扰他的犯罪嫌疑人!”林修一对众人提示道。
“啊!警部,好像还真是这样的!”中山美纪突然醒悟了,兴奋的确认道。
“对啊,那个小女孩说话的时候好像还挺兴奋,觉得是自己吓跑了嫌疑人!”花形透也连连点头的应和道。
“警部,您的意思是……”相泽不太明白小女孩这点反常的举动到底能说明什么,连忙追问道。
“听说过洛卡尔物质交换定律吧,犯罪行为人只要实施犯罪行为,就必然会在犯罪现场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被侵害客体及其周围的环境,会自觉和不自觉的留下痕迹!”林修一提示道。
“可是我们不是应该去犯罪现场看看有什么痕迹吗?为什么要去找受害人再录一遍口供呢?”美纪还是不明白的问道。
“我所说的犯罪痕迹不止包含指纹、脚印这一类的物质痕迹,其实留存在受害者脑海中的,对犯罪者的印象也是一种重要的犯罪痕迹!”林修一向大家解释道。
“警部,洛卡尔物质交换定律我是学习过的,可是您的这个说法还是第一次听说。不过在受害人石井薰身上,这个说法的确很有道理!”一直没有说话的相泽突然接口道。
“我也听过这个洛卡尔物质交换定律,不过您说的犯罪印象也算痕迹的说法我也是第一次听说!”中山美纪听到相泽的话,认同的点了点头。
“算了,不说这个了!我的打算其实是这样的。我们不是不能确定前三起案子的犯罪嫌疑人和第四起案子的是不是同一人吗?虽然我们不能让受害人直接看死者的照片,但是我们可以从受害人对加害者的印象来确认这几起案子是不是一个人所为。就算这样做不能直接当做结案的证据,不过起码可以让我们把握连续猥亵案的调查方向,究竟是否真的是单人连续作案!”林修一没有在洛卡尔物质交换定律不同解释的问题上过多的纠缠。因为这不是犯罪学的学术讨论,而是对案情的具体分析。其实林修一不知道的是,把犯罪的精神痕迹包括到洛卡尔物质交换定律其实是苏联的犯罪学理论。中国的犯罪学理论师从苏联,而日本则师从美国。两种不同体系的犯罪理论很难说哪个更好,不过现在来看,苏联的解释明显更胜一筹。
“对了,相泽!你明天带着美纪继续走访受害人,看看是不是素偶有受害人对犯罪人的印象都跟石井薰差不多!花形,明天跟我去第四个案子的案发地周边转转,看看能有什么新的发现!”林修一吩咐道。
第9章 犯罪现场调查
从现在警方所掌握的证据来看,最后一起案件是目前来说价值最大,也是犯罪嫌疑人最接近完整实施犯罪的一次。如果四起未成年人猥亵案真的是同一个人所为的话,凶手的犯罪手法显然在不断的进步,他所挑选的“猎物”也越来越具有挑战性。
嫌疑人在犯罪手法上的变化,同样是洛卡尔物质交换定律中所阐述的痕迹之一。如果能够从犯罪手法上观察到相似和相近的特点,再结合留在受害人脑中的犯罪印象,确定凶手是否是同一个人的准确性将会大大的增加。
这两天林修一的部门兵分两路,相泽和美纪去拜访其他三位猥亵案的受害人,调查残留在受害人脑海当中的犯罪印象,而林修一与花形则去实地考察四起猥亵案的犯罪现场,体会犯罪嫌疑人在犯罪手法上的变化。
林修一从一开始到现场来就不指望能够找到什么犯罪嫌疑人的痕迹,四起猥亵案中有三起发生在僻静的小巷中,还有一起则发生在一处铁路桥洞下。这些地方都不是封闭的地点,能够留下有价值的物质痕迹的机会微乎其微。就算真的留下了,那里毕竟是一条道路,不会仅仅只有犯罪嫌疑人的痕迹。想要分辨出来根本就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