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在acta ath上发表论文的中国人叫li ta,他的中文名是啥已无从考证,那时是1933年,兵荒马乱的年代,民国政府估计都没有记载这位优秀的数学工作者。

第二个在acta ath上发表论文的中国人,是大名鼎鼎的苏步青先生,他是中国现代数学的奠基人之一。那时是1951年。

如此算来,平均每隔十年,才有一位中国数学工作者在acta ath上发表一篇数学论文。

沈奇读过acta ath,这份国际顶级数学期刊对目前的他来说太高端,他没这个实力在上面发论文。

别说国际上的《数学学报》了,国内的《数学学报》沈奇也没把握发表论文,他给自己定的小目标是,先发普刊吧,刷点学霸积分热热身。

投稿之前,当然要先把论文写完。

借到参考资料之后,沈奇立即投入到第一篇论文的编写工作当中,这篇论文名为《三维超复数的一种解法》。

原本预计一周搞定这篇论文,然而一周过去了,沈奇的进度为50,只完成了一半。

日常的业务性事情太多了。

系里的人事、综治维稳、三防工作沈奇要管,室友蔡青失恋了,喝酒喝到胃出血,是沈奇将他送去医院,垫付了治疗费用。室友蔡青至今未出院,沈奇隔三岔五的去探望他。

共青团组织团员搞联谊,沈奇要管,他推荐他们系三位男生表演才艺,这三位哥们联手演了出小品,台下观众一个没被逗乐,数学系的三位小品演员自己乐的笑出猪叫声。

沈奇尴尬死了,只能亲自上台唱了支歌,曲目是《无敌多么寂寞》,倒是引得台下喝彩连连。

数院学生会的业务,沈奇也要参与、组织,他正发愁呢,学生会要求大一数学系派遣六人参加秋季长跑节,四男两女。

学生会你踏马逗我呢,咱们这届数学系就一个女生。

总不能安排周雨安穿女装去长跑吧?

没办法,沈奇是一个工作责任心极强的班长,《三维超复数的一种解法》这篇论文半成品先缓几天吧,将学生会下达的长跑节任务处理完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