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老师也知道,这支田径队的大多数队员在体育和本专业之间,最终会坚定不移的选择本专业,并不想成为职业运动员。有些学生以田径为业余爱好,玩票能玩出职业水准,那是他们的本事。

有本事的学生不可逼迫他们,需顺其自然。武老师跟沈奇约法三章,第一,找灵感没问题,但跑路之前要打招呼。第二,来了就好好训练。第三,不要求沈奇你天天来,至少一周来三天,一天的累计训练时间不少于3小时。

“能做到吗?”武老师问到。

“理解万岁。”

武老师仁至义尽,沈奇没理由不选择尊重,他今天不跑路了,留在队里训练长跑,一练就练到晚上八点。

体育经验值+1

+2

通过武老师的专业辅导,沈奇体会到看似简单的长跑,也是有技巧的。

途中跑时,脚着地缓冲需要尽量减小阻力,降低水平速度的损失。

因此脚着地时,大腿要积极下压,迅速屈踝、屈膝、屈髋进行缓冲。

脚尖应时刻正对跑进的方向,避免内偏和外偏,这在长跑中非常关键。

武老师算了组数据告诉沈奇,如果脚着地时外偏20度,脚长28厘米的运动员,则每一步要比不偏者损失168厘米。若运动员的平均步长为18米,则1万米要多跑93米,接近四分之一圈,很恐怖的。

沈奇秒懂,也悟出两个道理,第一,不管是外八字还是内八字的人,都不适合从事长跑运动。

第二,谁再说体育老师数学不好,我沈奇跟他急。

数据化的田径,定量化的跑步,这很合沈奇的胃口,今天的数学灵感并未记录下来,但沈奇找到了一种有趣的玩法。

晚上回到寝室,沈奇收到一封新邮件,《数学导报》编辑许维妮发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