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方收到答辩者的申请后,将组织答辩组专项对应。

这个工作由数院学位委员会具体负责,该组织任命数学系老大龙主任,为沈奇本科学位论文答辩组的决裁人。

答辩组至少须包含三位成员,至于选谁进组,由龙主任自行安排。

“压力很大,压力非常大。”

沈奇得知自己的数学本科学位答辩申请已获批准,答辩的具体时间未定。

数院的官方通知是,这学期之内肯定给沈奇一次机会。

“万一连本科答辩都过不了,那就糗大了。”

沈奇有这个担忧,就算《线性不等式约束的广义非线性互补问题解析》被《数学导报》收录,答辩组同样有权利不给他通过答辩。

“压力山大,发泄一下,跑步去!”

沈奇来到校田径队,跑步。

跑着跑着,他的5000米和1万米,跑成全队最强水平了。

数学灵感间歇性的出现,并不是每次跑步都有灵感产生。

运动包里装着笔和纸,稍纵即逝的数学灵感产生后,沈奇就在田径训练场边记录灵感。

近期记录的这些数学灵感较为杂乱,非欧的、数论的、拓扑的、代数几何的,什么方向的都有,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甭管现在是否有用,沈奇先记录下来再说,以后慢慢琢磨。

记录100个idea,哪怕只有一个能最终形成课题,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