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数学和物理两条线之间有一定联系,如果沈奇能率先解决杨—米方程,那么三个物理难题中的至少一个,也能迎刃而解。
杨—米方程本就是个物理问题,它将物理和数学紧密联系起来。
支线是生化线,沈奇进入这个领域没多长时间,还在摸索阶段。
“沈院士,听说你最近在四楼做秘密动物实验?”汤元和沈奇一起去实验室。
“你们每一个人都知道了,这难道还叫秘密?不说动物了,今天是faster项目的重要日子。”
沈奇和汤元来到物理实验室,faster项目的成员都在这里。
经过多轮研制,b系列样品终于得到一组参数优异的试验品。
通过原位高压xrd,可以观察到铈镓铜金属塑料样品中衍射峰峰位随着压力的变化出现了一个转折,在20和135ga压力区间内原子体积急剧缩小。
理论上来说,沈奇他们成功了,但还需要检测验证,在100微米尺度上对b178样品进行精确加工。
a系列样品编号编到a21,沈奇最终选取数据最好看的a18申请专利,并转让专利开发权。
b系列样品编号编到了b178,可见这个系列的样品研制难度翻了几倍。
“开始吧,对b178进行100微米尺度的精加工。”沈奇做出指示,他们已经落后普林斯顿物理系几个月的进度了,希望这次能迎头赶上并反超。
第449章 哐哐哐
对b178样品的微米级加工,由项目组第一实验员杨定天主操作,他的动手能力最强。
汤元打第一辅助位,他负责监控实时数据、调整设备参数,与杨定天充分联动。
其余人员做好接应准备,沈奇把控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