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1c-2的论文标题为《苯并噻嗪酮类糖原合成酶激酶-3β非at竞争型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生物活性评价》,发表于国际著名化学期刊《美国化学会杂志》上。

文中提到,我们的课题小组通过一种新的分子杂交方法设计合成路线,得到了新型的苯并噻嗪酮类化合物,并研究其对糖原合成酶激酶-3β的抑制活性和动力学作用模式。研究表明,此化合物对ii型糖尿病的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美国化学会对沈奇化学课题小组的研究成果非常关注,他们表示,论文中谈及了一种新的合成反应,具备重要的学术价值。

“沈教授,我们希望你能来到美国,我们会为你组织一场高端学术报告会。”美国化学会的会长诚恳邀请沈奇赴美做学术交流。

沈奇在电话中说到:“确定时间之后,我会再和你们联系。”

除了美国化学会之外,邀请沈奇赴美的机构还有美国数学会、美国物理会、美国科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加州理工等。

沈奇离开美国五年,期间没有去过美国。

这次沈奇改变了主意,他决定去一趟美国。

普林斯顿是沈奇曾经学习、工作过的地方,他至今依然挂着普林斯顿名誉数学教授头衔,接二连三拒绝母校的友好邀请,这不太合适。

美国科学院授予沈奇外籍院士称号,沈奇接受了这个称号,有空还是得去美国领取证书。

化学领域,沈奇是有想法的。

系统设定,化学12级升13级,沈奇至少要获得一项国际级化学奖项,以及400万学霸积分。

第二次获得诺奖,被授予英美法俄等国的外籍院士,成为中国双院士,这一系列的成就为沈奇带来了几千万学霸积分,他现在不缺学霸积分,只缺完成系统设定的特殊条件。

凭借一个新的有机反应,拿到诺贝尔化学奖或许有一定难度。

如果沈奇的c01c-2顺利通过几期临床,被验证是迄今为止最好的糖尿病药物,那么他有机会获得诺化。

又或者,沈奇找到糖原合成酶激酶-3β抑制剂的真正操控机制,能精确针对靶点建立一套机制体系理论,那么他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或生理及医学奖的概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