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秒。

03秒。

……

数十万中国科学家、工程师、建设者二十年呕心沥血的努力,到底能取得怎样的成绩?

耗时二十年打造的国之重器进入了读秒阶段。

4月8日1点01分50秒。

文昌发射基地的零号指挥员以沉稳的语音读秒: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点火,起飞!”

“零号”口令声落,文昌发射基地发射台处浓烟喷薄,长征运载火箭底部的烈焰喷涌而出。

轰!

巨大的轰鸣声响彻中国南海,搭载三十颗“紫微”反射卫星的长征火箭拔地而起!

最黑的夜,最亮的火焰,长征火箭急速升空。

舱内九百吨重的零下252度液氢燃料提供了强大的推力,起飞后的17秒,长征火箭不再垂直向上飞行,而是遵循程序拐弯动作沿地球的倾斜度飞行。

长征火箭越飞越高、渐行渐远。

起飞后的174秒,火箭助推器完成了它们的使命,与长征火箭主体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