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出生在美国阿拉巴马州一个人口八万多的小镇,父母离异了,她和弟弟跟母亲过。

她的母亲靠打工养活她和弟弟,咖啡馆服务员、超市收银员,她的母亲啥都干过,收入不算很高,勉强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

出身单亲家庭的安妮从小就认识到,能改变命运的,只有知识。

学业优秀的安妮已经获得了it汉语语言学专业的入学资格,但她家里穷啊,交不起it昂贵的学费。

it为贫困学生提供了助学贷款,但借这么多钱,总归是要还的。

家境不富裕的安妮这便申请来燕大学习汉语语言学,燕大的学费比it便宜了一半有多。

然而,燕大的学费马上也要涨价了。

安妮愁眉苦脸的说:“我来中国三年了,门门课程考90分以上,在美国,那也是全a的优等生。我的同学里有很多中国人,凭啥我们留学生接受相同的教育,却要比中国学生交更多的钱?沈老师你告诉,凭啥啊?”

沈奇解释道:“中国商品进入美国销售,不也要交关税吗?”

安妮:“……”

沈奇挺欣赏的说:“我从来不跟留学生说,你的汉语讲得真好之类的言词。来中国读书,学好汉语是必须的,这没啥值得表扬的。但我想对安妮你说,你的汉语讲得太溜了,咋带着一股纯正的东北大碴子味儿呢?”

安妮说到:“来中国留学,通过hsk是必须的。但仅仅通过hsk,是不够的。我们专业有个老师,讲一口大连话,他的大连话说快了,我听不懂呀!”

“于是,我和一个美国姐妹、一个加拿大姐妹,咱们三个女留学生,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中国男生,他是东北人,在数院读研。我们三个女留学生,就和这位东北男生交流汉语,继续提高我们的汉语水平。现在,我终于能听懂大连话啦!”安妮讲出了她一口东北大碴子口音的原因。

“原来如此。”沈奇心说,还是数院的男生有爱心。

燕大学子们都挺忙的,哪有时间一个人带三个外国妹子交流汉语?

也就是学数学的男生比较善良,他教会了三位来自北美的女留学生一口东北话。

安妮的经历,在燕大的留学生中具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