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步研究阶段,沈奇只需五条。
经沈奇测算,《基因工程研究项目》第一步的基础研究阶段,需要1100万人民币的科研经费。
燕大今年的整体预算高达572亿人民币,其中科研预算占比18,为102亿人民币。
燕大的整体预算只领先了第二名水木大学18亿元人民币,但是燕大的科研预算比水木多了整整70亿元人民币。
18的科研预算占比,是一个极其惊人的数据。
全球范围内,在科研预算占比及体量上超过燕大的大学只有两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uc。
18、102亿元的科研预算并非燕大花钱的大头,燕大花钱最多的地方在于教职工与学生。
其中今年的留学生预算为8800万人民币,截至目前12月,燕大的8800万元的留学生经费全都花完了,回收的金额是一亿一千万元。
也就是说,燕大招收留学生是赚钱的。赚的不算多,2200万人民币的差额平摊到3000个留学生身上,每位留学生每年需自掏腰包7000多元人民币。
大学越是贴钱、越是给予一些匪夷所思的超国民待遇,招来的留学生素质反而越低。
说句不好听的话,你一留学生来中国读书,连中国话都不会说、都听不懂,那还读个卵?
燕大真正做到了国际化,他们给予留学生较高质量的教育,在费用上绝不倒贴,招来的留学生其素质普遍较高。高素质的来华留学生,中国大学、中国人民是欢迎的。
燕大的102亿人民币年度科研预算分配到各学院、各部门,沈奇科研中心占比最高,为8,816亿人民币。
年底了,各学院、各部门都在做一件事情,把没用完的预算赶紧用完。
以沈奇科研中心为例,如果你今年申请了816亿元科研预算,却只用了2亿。
那么沈奇主任得跟学校和国家解释清楚,为啥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就算沈奇主任解释清楚了,他们中心明年的科研预算也绝不会超过816亿元,一般来说只会减不会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