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猜测

“李燕说,安先生手里有这方面的资料,好像技术原理都差不多,我们欠缺的是精细度及材料问题。置于市场,现在农耕小机械的前景还算不错,看研发能力。她说要干的话,仅凭安先生和欧阳先生肯定不行,要高价聘请其他工程师来配合,平均来看,至少要年薪百万。如果组建一个技术团队搞研发,仅人才这一块,一年就得几个亿。

她也说了,一旦技术攻关成功,那就不是多少钱的事了。真正掌握了发动机的技术,哪怕只是农用机械,对于公司来说,都是掌握了财富密码。”

“能赚钱?”项小虎疑问道。

“当然能,如果发动机质量好的话,仅农用运输车这一块就有巨大的市场。并且,现在国家有补贴,农民也舍得花钱买好的。就怕……咱搞不出来。李燕说,如果能解决金属铸造的技术问题,其他的机械技术和配套工艺就好说了。”

那两个人手里有这方面的技术?

项小虎有点不信。

这种东西关乎方面可太大了,要是真有,不论怎么疼爱自己,师父也会把它上交到国家,不会先给民间企业私用。

除非一种可能,那就是他们不知道从哪“弄来”的技术,现在也不知道真假,最好找个企业试一下。

成功了,会有相关政策“关照”卫旗的农机公司。

失败了,至少这个技术可以用于技术粗糙的农用机械。

如果是这样,好像逻辑上就解释通了。

当然,这只是项小虎凭直觉的一种猜测。

这事不能去问安先生他们,也不能问师父,且不说人家没到解密时间。就算没这个约束,如果师父和哥哥就想糊弄自己,问了不也是白问。

男人对机械都有一种本能的兴趣,项小虎也一样,他知道,李燕说的就是市面上对汽车发动机的了解,而不是农用机械发动机。

农用车发动机我们早就能做,只是粗糙一点,使用需求不是那么精细,能干活就行。而汽车发动机不一样,这种成批量生产,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玩意,可不敢粗躁,万一出事,麻烦就大了。

汽车发动机一般都是铸铁或者铸铝,对金属材料自身的品质要求就极高,这种高品质的浇铸原材料,本身就是问题。

就算我们有了原材料,在浇铸过程中一样存在诸多问题,浇铸过程中残余应力、排气、脱模,这些技术哪一项不精都是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