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随着社会的发展,那些能安于做学问的人,越来越少,更多的,都在用各种渠道和手段,把自己的研究,直接和经济效益挂钩。
“你说的廉租房和经适房,香港和新加坡都在采取这种措施,这确实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减轻居民负担的有效措施。”
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和新加坡建立了干部培训和交流机制,对新加坡的一些先进经验,国内的很多干部都不陌生。
行长这里有些话没说,其实,早在94年,几部委就联合发布了《城镇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办法》,不过,推行得相当不得力,而且,大多数时候,它也不是以经适房的面目出现,而是“安居工程”。
至于廉租房,那就更是没什么进展,连经适房这种半计划半市场,地方财政多少有利可图的商品房,各地都推行不力,遑论基本靠政府投入的廉租房了。
“我个人一点不成熟的意见,我们国家的住房保障制度,最好还是应该以廉租房为主,经适房的申购资格认证,问题会比较复杂。”
这他说得其实还非常客气,经适房发展到后来,好多地方完全走了样,要么,彻底沦为一些机关单位的福利,要么,政府把资格审查工作干脆甩给开发商,导致各地出现了很多开着好车住经适房的现象。
而且经适房的定价,对于很多有需求,但收入又低的家庭来说,依然买不起。
这其中的关碍,行长自然是一想就明白。
不过,明白是一回事,想改变,或者是能不能改变,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除了这些,你还有没有其它意见?”行长问。
“行长您也清楚,这样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全局的、系统性问题,以我现在的水平,还想不出什么有效的方法来。”
话说,这也不是我应该操心的事。
“还是个人的看法,金融机构在这里面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着行长嘛,当然还是说金融方面的事,“不管是汇率、利率、信贷还是资本市场的政策,都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极大影响。”
未来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各种调控,主要还是通过金融机构来实现——虽然多半都并没有什么用,有时反而越调越涨。
“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我国的金融机构,如何有效应对将来国际上促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