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说,你在中国的捐款,很多很低调,而且也不是非常明确的捐款,所以没有多少人知道?”施密特问。

冯一平点头。

“这倒真是个问题,不能因为在美国民众心目中有了好印象,而在你们国内却成了声讨的对象。”

“哈哈,伙计,也简单,”刚刚还非常不情愿的佩奇,听了冯一平的话,却高兴起来,“你就同时在中国捐,在美国也捐,那不就什么问题都没有?”

这家伙,就是典型的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不过,冯一平刚才也想过,要想两边都有好印象,他好像真只有这么一条路可以走。

只是,在国内单纯的捐款,冯一平从心里是抗拒的。

他一向认为,捐款多少多少很容易,让一部分人真的富起来,那才有挑战。

他现在已经让镇里的大部分人,摆脱了贫困,提前过上了小康的日子,未来,还要让更多的人过上富裕现代的日子,把自己那个贫穷落后的故乡,变成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地区,比起单纯的捐款捐物,这才是最大的慈善,真正的慈善。

我们的慈善机构的一些问题,也是冯一平不想假他们之手做慈善的原因之一。

就是大灾大难时老百姓的捐款,很多都变成了相关人等身上奢侈品牌的衣服、口中高档的名酒、屁股下的豪车、银行账户里的私有财产,或者是靓丽的楼堂馆所,何况是在这样相对太平时日里的捐款?

当然,不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就不做慈善,所以,现在的问题是,在国内做什么项目,能把自己的善意落到实处?

“总之,这个问题大家还是咨询一下相关专业人士,以我的经验来看,我们都到了应该要这样做的时候。”

施密特同样有些同情的看了看冯一平,这不是一次性的问题,这意味着以后冯一平没在美国捐款一次,相应的在国内,同样要捐款一次。

他不知道冯一平烦恼的不是这个,冯一平烦恼的是,现在该做什么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