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从下半年就开始了,各个部委态度不大一样,地方政府更是心思各异。

东部地区的官员说,不是中央要我们发展得更快一些吗,怎么就过热了?西部地区的官员也觉得委屈,本来发展就慢,不快一点怎么追得上东部呢?

随着天气转冷,电荒已经明朗化,煤电油运,这根弦绷得越来越紧了。

民间有很多人发声,国家的电力建设,这些年一直没有因应经济增长的步伐,严重滞后。

但有些单位不这么看,发改委的官员警告:这是因为我们发展经济对能源的消耗现在已经到达一个“临界点”。

从半年前开始,他就不断警告要遏制投资过快增长,然而现在,投资好像一匹脱缰的快马,根本就拽不住。

这话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的,虽然发生了非典,但是这一年在经济界,其它的大事也在发生。

就在这一年,一批民营企业家开始大规模进军钢铁、有色、电力、煤炭等能源重化工汽车领域,他们中间有刘永行的铝业、张志祥的钢铁、王传福的汽车等,很多人相信,民企的重型化的努力遇上地方政府大干快上的冲动,由此催热了中国经济。

也有很多人忧心,在国企大改制的大背景下,民营企业大举进入这些原本由国企把控的领域,而且很多是通过对一些国企的购并进行,存在侵吞国有资产的嫌疑。

不仅是收购国企,在冯一平以近五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硬币之星的同时,国内其他的企业也没闲着。

著名的家电企业tcl,在11月4日,和法国汤姆逊公司正式签订协议,重组双方的彩电和dvd业务,组建全球最大的彩电供应商——tcl汤姆逊电子公司,即tte公司。

在这个合资公司中,tcl与法国汤姆逊共同出资47亿欧元,其中汤姆逊出资1551亿欧元持有33的股份,tcl出资3149亿欧元占67的股份,这是我国企业第一次兼并世界500强企业。

而另一则消息也已经传扬开来,国内知名民企联想,正在洽购世界知名的ib电脑业务,如果成功,那金额至少在10亿美元以上,那将是创纪录的。

这应该说是让很多人感到骄傲的事情,但是,同样的事,也可以做另外的解读,老百姓还有一个印象,那就是,“民企,真是的豪富起来了!”

他们怎么就有那么多钱呢?——当然,这并不是针对冯一平。

恰好,今年有那么多的“首富”各种出问题,前不久上海的周正毅又出事,而且涉案金额出乎广大老百姓的想象,于是,一批以海外归国经济学专家们,在经济学界泛起一股颇为时髦的“民企原罪论”。

本来他们说说也没什么,一些耍笔杆子的嘛,哪怕是经济学家呢,又不是发表专门的专著,他们有时候的言论,就跟一些奉行“标题党”的记者没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