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页

“燕京大学官方你们也太没有诚意了,院长是什么人?他需要开什么条件吗?他的钱买下你们十个学校都绰绰有余了。”

“我替院长答应了,以后院长在微博上的头衔又可以加一个燕京大学荣誉教授了!”

“江南大学你们学校的公众号是怎么回事?人来都来抢生意了,还不赶紧的?”

热度并没有就此平息,在燕京大学发布了消息后不到两分钟,清北大学也立刻紧随其后。

方觉宇方觉宇先生,清北大学再次诚挚邀请您的加入,今天的院士评选我们愿意直接为您提名,希望您仔细考虑一下到底谁才是最有诚意的!

“6666,连院士的饼都画出来了!”

“卧槽,大手笔啊,院长要变院士了!”

一般情况下,这都是非常忌讳的事情,院士的推选怎么可能被当做条件拿出来说呢?

但是这也要看放在什么人的身上,似乎对方觉宇来说,就算是个院士的头衔好像也并不过分啊。

“21岁相当院士?做梦呢吧?资历够吗?就算是20篇文章,对国家的贡献够吗?”很快就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

这个人并没有匿名,而是一个985学校的教授,专业是在有机高分子的方面,他也曾经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了一共7篇文章,已经算是学术界的大牛了。

方觉宇正好看见了,他敬佩这些科学家们,但是他讨厌倚老卖老的人,自己惹到他了?

他立刻回怼了上去。

“听说周教授最近又在《science》上投稿了是吗?”

“是又如何?”那一位周姓教授立刻回复道,“年轻人要脚踏实地,不要想着一步登天,要注重积累。”

“谢谢教授的提醒,我会脚踏实地一步步积累的,所以我决定向《science》投递200篇有机高分子类的文章,应该足够他们发表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