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6页

或许是他激动之下忘记了用钤记印章,反正到了雍正皇帝的手上时,就是这样的。然后雍正因为康熙的缘故,自己写了两行字,同样没有用钤记印章。

最后到了第三位皇帝乾隆,他看到如此珍宝,本来是很想用钤记的,可也是考虑到了自己的父亲和爷爷都没有用钤记印章,为了表示尊重自己的长辈,他也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

而他的这个想法,其实在他的题跋上面也有显示,‘圣祖和世宗皆珍爱此宝,朕欲为而忍之,实乃甚憾’,写的就是关于这个的。”

“你这么说起来,倒是能和那一句话相呼应。”燕致善微微颌首,对这个故事还算比较相信了。

剩下的王腾和黄锋也是如此。

既然乾隆这么说了,那肯定就是有这么一回事儿,就能前后呼应得上。

至于说是不是太过巧合了,那也没什么关系。

在历史上发生得更奇葩更不可思议的事情,多了去了。

他们三个既然是搞文物字画的,当然也是历史学家,对那些更加荒诞离奇的事儿,听说了不知道多少。

相比起那些,这幅字帖的故事它简直是不值一提。

当然了,这全都建立在他们以为、那三段题跋都是三个皇帝所写的真迹的基础上。

如果能证明这三位皇帝的字迹是假的,那么这个推论就完全破灭,沈欢的这幅董其昌《后出师表》便不能被认定是真的。

阮嘉豪很想自己去证明,但他也明白,在皇帝字迹这方面,这三位老师绝对不可能出问题。

所以在朱西瑞问了他之后,他铁青着脸选择了放弃质疑。

那位字画专家脸色也很是难看,但却不觉得自己有错。

因为三个皇帝的题跋那么小的字,他用手机放大来看,根本就看不清楚,怎么辨别真假?

获胜的少年,先是笑着看了一眼再也不嚣张的,才揭晓了哪幅画是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