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9页

桥本三郎诉苦道,“要不然半个月飞一次?我来负责申请航线,提供水上飞机,同样将海蓝时咖啡先运输到夏国,然后从夏国出口到霓虹。”

这一次400斤海蓝时咖啡的销售工作,让桥本三郎尝到了甜头,他自然希望获得更多的海蓝时咖啡。

顾楷文瞥了一眼桥本三郎,“好了,老桥,耐心的等待吧!”

桥本三郎点点头,没有继续在海蓝时咖啡上面纠缠,毕竟顾楷文是独家供应商,属于爸爸级别的存在,听爸爸的话准没错!

“董师傅,你觉得钳鱼的味道如何?”顾楷文看向董洪川道。

顾楷文的味觉判断能力比较一般,对于一些细节上的判断,顾楷文还是差了一点点,董洪川的味觉判断能力更好。

董洪川回应道,“如果按照一百分的评分制度,土生土长的小静湖鱼作为参考标准,列为100分的基准分数。”

最正宗的小静湖鱼,便是小静湖土生土长的湖鱼,它们生于小静湖,没有人工进行干预。

“次一级的档次,便是我们在小静湖中投入的鱼苗,虽然它们不是在小静湖孵化的,但鱼苗状态就投入了小静湖,它们的味道,按照100分的制度,我可以给95分,几乎和小静湖鱼没有什么区别,仅仅是情感降分。”董洪川说明道。

因为小静斋的运营,从而导致对小静湖鱼的需求度大幅上升,仅仅依靠小静湖的小生态链,根本无法提供足够的湖鱼。

于是顾楷文进行了人工干预,将人工培育的鱼苗投入了小静湖里面,从而增加小静湖的鱼苗数量,培育更多的小静湖鱼。

只不过这一个效率非常低!

鱼苗的成活率太低了一点,经常遭到其他鱼吞食。

鉴于这样的情况,云海波提出了进一步干预的计划,从投入鱼苗的干预,提升到了投入小鱼的程度。

原本投入小静湖的鱼苗,仅仅只有一厘米左右的超小鱼苗,成活率属于看天的节奏。

为了提高成活率,云海波提议将投入的鱼苗变成小鱼,至少也是三厘米左右的小鱼,从而彻底保证了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