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刘长青,原是哈尔滨永盛机械厂的供应科科长,专门负责从俄罗斯采购汽车零配件。这人徐茂和十八九的时候就认识,可以说是老熟人了。
常在俄罗斯走动的人没有什么固定的倒卖物品,一般都是什么紧俏就倒腾什么。靠着对市场的敏感,徐茂和前两年赚了不下两百万。
就在他倒爷事业发展最好的时候,刘长青找到了他,说是赤塔有一批汽车零配件急着出手,但是手里的资金不够,想和徐茂和一起吃下来。
到了地方徐茂和一看确实有这事儿而且确实大有可赚,就同意了。
等到那批汽车配件吃下来后,刘长青却说如果正常走海关赚少。
那时候俄罗斯发金属件都是用桶装,刘长青提出将汽车零配件装在木桶里,两面上隔板装上钉子,以钉子的名义报关。这样一来关税大大降低,而且不论海关检查桶的哪边儿都查不出来。
一时鬼迷心窍的徐茂和同意了,可是当他先一步回国,在满洲里海关接到实际价值两百万多万的物资,打开一看时,懵了。
那里面竟然装的真的全是钉子!
在国内严重滞销几乎一文不值的钉子。
这一笔生意,徐茂和之前用来换取汽车配件的货本全折了。更加憋气的是,报关单上确确实实写的是钉子,不光是折了本,连理都没地方说。
当他去找刘长青的时候,却发现这家伙已经人间蒸发。一气之下,自感丢光了老脸的徐茂和回了哈尔滨,从此不再涉足俄罗斯这趟线。
听完徐茂和的遭遇,李宪不免唏嘘。
看着窗外白皑皑一片的大雪原,他感到了深深的寒意。
这,才他妈是江湖啊!
第101章:时机刚刚好
列车在雪原之中哐哧哐哧的前行,一路上徐茂和脸都沉得跟个鞋垫子那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