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心里边儿,李宪倒是没那么多的负面情绪。
“你一个劲儿的看夏主任干嘛,就说说嘛!”见李宪的目光始终停留在夏光远的身上,知道他有顾虑,老头脸一虎,“你就放开了说,就当是交流。小夏也算是我学生,就算你说多了,他也不敢在这事儿上给你小鞋穿!”
李宪呵呵一笑,他还真不怕夏光远给自己穿小鞋。
“我刚才听周老说起了国企上市的事儿。”李宪点了点头,“那我就不说别的,就说说这事儿吧。”
“哦?你有想法?”周叔连明显很感兴趣,“在你们民营企业家眼里,对于这些国营企业上市,是怎么想的?”
“就是扯犊子玩儿。填大坑。”
李宪几乎没思考,迎着夏光远目光中明显的警告,直接开喷。
第646章:别逼我较真儿
李宪的话肯定是有一些偏激。
实事求是的讲,在目前上市的头几批企业之中,还真不全是国企。少数著名的乡镇企业因为“改革效应”和象征意义,也侥幸进了首批上市的企业名单。比如浙省的鲁冠球的万向集团和姜苏的华西村就是其中代表。
而第一批上市的国营企业之中,也不乏有一些靠着融资后做出了一些成绩出来的。
可是不得不否认的一点是,绝大部分的上市国营企业,都是在拿着从股市里吸出来的钱,拉着无数股民在烈火之中一边唱着一场游戏一场梦,进行着最后的狂欢!
虽然现在还没到各种恶果集中体现出来的时候,可是自打九二年股市大热之后,各地国营企业看到股市红利,纷纷争抢地方上的上市配额已经过去了两年之久,着第一批趁热上市的企业,基本上到现在已经把钱祸害的差不多了。
身处核心的一批人,就比如周叔连,已经从各个方面看到了一些端倪或者是已经预见到了必然的结果。
迎着夏光远不满的目光,李宪呵呵一笑,“看起来国营企业永远是要有人去扶持的,放十年前,是政府财政,然后是银行,再接着轮到股市了。那扶持的办法是啥呢?国营企业缺过政策么?都是国家的亲儿子,没有吧?缺过渠道嘛?也没有吧?现在市场经济刚刚改革了不到两年,在此之前大部分的市场都是国企垄断性质的。所以国家的所谓扶持政策,归根结底就是把钱送到国企里边儿去。”
说到这儿,他一摊手:“企业的本质是什么?是赚钱呐!原本应该是盈利的组织,现在却在不断的吸引社会资金进去。而这些资金既不能扩大产出,又不能创造出剩余价值,这健康嘛?周老,您是搞经济的,这还用我说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