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零零后甚至是部分九零后,只知道可乐有可口和百事。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影视作品甚至是资料文献中,两个画面传播的极为广泛;一个是身穿军旅绿外套的小男孩站在长城上,手拿可口可乐露出得意的笑容。另一个,则是一群带着蛤蟆镜,穿着喇叭裤花衬衫的时尚青年。举着可口可乐在街头翩翩起舞。

这两个画面,甚至被很多年代剧纳入进去以展现九十年代的时代感。

但其实,通过这种画面来展现时代感,简直就是个笑话!

很多人以为在可口可乐和百事这两个品牌进入中国之前,人民群众是没喝过可乐的。

甚至有很多人以为,可口可乐的配方是世界上最大的秘密,工厂生产的时候都有几十种严格的保密程序以保证配方不向外泄漏。

在品牌的刻意营销宣传之下,很多年轻人都以为在可口可乐和百事没进入中国之前,人民群众都没喝过这些洋玩应儿。

实际的情况是什么?

在可口可乐和百事没有进入到中国之前,中国饮料市场并不贫瘠!

在当时的中国饮料市场,势如中天的健力宝,实际上都只是个靠着体育赛事成功营销突然爆发起来的的弟弟。

除了健力宝之外,饮料市场上,有着当时名声贯耳的“八大王”。

但是这些品牌的命运如何呢?

1985年成立,前身是北平制冰厂的北冰洋汽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占据京城汽水领域大哥位置,京津地区市场占有率将近百分之七十。1994年和百事可乐合作,随即遭遇雪藏,与99年正式停产。

直到2007年,中方和百事经过长达五年的谈判,才夺回北冰洋品牌的经营权。2011年,曾经火爆了老北京的北冰洋重出江湖,可是除了一些年过不惑,已经受不得碳酸饮料的中年人之外,谁还记得?

始办于1902年,曾在1956年被评为全国汽水第一名的山海关,传承了百年饮料文化,曾经一度被定为国宴饮料,甚至以一款碳酸饮料的身份成功打入西餐领域。后来怎么样?

90年代与可口可乐建立合作关系后,山海关渐渐退出市场。在01年,山海关距离自己“百岁诞辰”只剩下一年的时候无奈停产。中国唯一一个可以冲击“百年品牌”的饮料厂,就此黯然陨落。

始建于1920年的八王寺汽水,曾是东北最大汽水生产厂。1993年,八王寺和可口可乐合作,转年商标和所有权就被可口可乐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