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就把卡佳的照片印在了书的扉页上,并用加粗加重的字号,着重的介绍了卡佳的经历。
俄罗斯籍青年女作家。
拥有一半华人血统。
92年俄国经济崩溃之后,只身前来中国留学。
担任《北方青年》报的总编,曾经发表过十几篇经济社会领域的文章。
这些履历有用吗?
自然是有用的。
不说别的,中俄关系在那放着,相似的体制,目前经历着相似的国际威胁。
但是之所以造成《说不》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迅速传扬开来的,就只有一个元素。
啥呀?
卡佳的照片啊!
年轻,貌美,毛妹。
艺术专业出身,会跳芭蕾舞,偏偏对对经济领域见地颇深。
这特么什么人设?
有颜还有才,花瓶的外表宝藏的心。
这一下子,博学美少女的人设就立起来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