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页

虽然他一直为获得斯考特的关注而努力者。

他在私底下,经常向其他程序员推广他的oak,希望把oak推广开来,形成一定的反响,然后再引起公司的注意。

但效果并不大,毕竟对于程序员来说,更换编程语言简直就跟要了他们半条命一样,重则甚至会毁掉他们的职业生涯。

他现在觉得,方辰的那个程序员朋友,说不定他也认识,并且还向其推荐过oak,要不然方辰怎么能知道oak。

但显然,时间已经证明,这些都是无用功,oak在公司依旧是个小透明,没人关注oak,更别提斯考特总裁了。

而且他这个四人小组中已经有成员想从公司辞职了,对于他们来说,太阳公司的工作氛围虽然很好,但没有他们发展才华的舞台。

“然而最重要的是,高斯林你又能等几年?你现在已经三十七岁了,你应该知道这对于程序员来说,已经是个很大的年龄了。”

看着高斯林的模样,方辰抛出了杀手锏。

根据统计,美国在职工作者的平均年龄是四十二岁,但在硅谷这个数字变得更低。

比如苹果公司是三十一岁,微软是三十岁,英特尔是二十九岁,而其他公司甚至更年轻。

科技公司愿意聘请年轻人,不仅因为年轻人更便宜,还因为湾区的科技公司并不相信从业者们“久远”的经验和履历。

于是,有部分人通过整容手段来让自己看起来更年轻。

想到这,方辰突然意识到高斯林竟然也算是少年有成,中年蹉跎,最终大器晚成的代表了,高斯林的真正成名的时候,是1995年,他那时已经整整四十岁。

这在普遍年轻的程序员中,简直就是个奇迹。

并且有意思的是,他在五十六岁去谷歌应聘,结果被hr告知:“通常我们不招你这种年龄的程序员,但你的情况特殊,所以对你特殊考虑。”

也是说高斯林这位在计算机行业,声名远扬的java之父,在找工作的时候,也竟然遇到了年龄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