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7页

方辰无可奈何的苦笑一声,vcd之殇知晓者无计其数,但复读机之恨,就没多少人知道了。

在他看来,vcd和复读机有极为相似之处,甚至相似之处之多,简直就如同孪生兄弟一般。

vcd和复读机一样,都是华夏人首创的电子产品,也都因为研发者对专利的不重视,导致市场杂乱不堪,让企业非但没有做大做强,反而早早就陷入了惨烈的厮杀中,最终惨痛的失去了产品的黄金时代,很快走向落寞,反而让一些国外企业挣得盆满钵满。

而虽然两者的确都无力在全世界各地注册专利,但万燕的姜万锰,不注册专利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不重视,要不就以他和孙燕生两人,凑起来那将近两千万美元的研发资金,随便拿个零头出来,也足够注册专利了。

甚至姜万锰连vcd在国内的专利都没有注册,要不然万燕也不会死的那么惨。

而钟道陇则在国内注册了专利,只不过是处于一片公心,甚至可以说是,出于教育工作者,科研专家的一片大爱之心,为了能让企业更快的生产出复读机给学生,以及不愿增加企业成本,主动放弃了复读机的专利权。

前世,其曾在tv《实话实说》节目中说:“如果不放弃,复读机就不能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其栽桃育李之心溢于言表,高风亮节更是实属难能可贵。

但问题是,钟道陇的这份好心,并没有被国内企业充分利用起来,反而因此打的头破血流,一地鸡毛。

在前世,复读机是1998年被一些企业发掘,投产,当年既生产了五十万台复读机,很快就销售一空。

而到了第二年,一阵政策春风更是帮助复读机迅速打开了市场,正可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自1999年国家教委正式宣布,今后我国大、中、小学生的外语教学和考试将侧重于学生的口语、听力综合水平后,复读机市场被国家政策迅速孵化为一个容量上千万台的成熟市场。

所以复读机的销量很快就从1998年的五十万台,增长到了1999年的三百万台,千禧年、2001、2002年这三年,更是分别达到了八百万、一千万、一千二百万的销量,并且预计到2003年,将增加到一千五百万台。

但一千五百万台的预测,最终只是黄粱一梦,想法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复读机的销量并没有达到不说,反而在2003年出现了大幅度的销量下跌。

在2002年,复读机产业的异军突起,导致金正新科、清华紫光、步步高、金正、万信等众多的大型家电企业和it企业纷纷进入复读机行业。

并且在2002年7月复读机销售旺季到来之前,步步高、金正、万信等厂家为了与其它复读机厂商最大限度地争夺复读机旺季市场,率先在价格上跳水,降价幅度超过百分之三十以上,同时投入巨额的资金,展开广告战和礼品战,试图对复读机行业进行一次大的清洗,挤垮实力较弱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