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4页

这年头诺奖成果多了,有些成果年年都能获得诺奖提名,但可惜的是,诺奖只有一个,所以说大家就只能排队了,而且这个时间差往往需要二三十年。

就比如东倭诺奖获得者大爆发,自二十一世纪以来,十九年拿了十九个诺奖,但自然学科中,颁发给他们的诺奖,其实都是奖励他们在八九十年代,经济最为繁荣时期的研究成果。

2018年获奖的那位医学家,其研究成果是1992年的。

在那个时期,有些卓越的东倭科学家发表论文是只发日语论文,不发英语论文的,因为这些东倭人觉得,在他们所研究的这个领域,东倭是绝对的世界第一,没有什么跟外界交流的必要。

当然了,这种情况没持续多久,东倭就被美国一巴掌拍醒了,美国用巴掌告诉了东倭,你爸爸终究还是你爸爸。

而这也是为什么,华夏在前世取得了那么多伟大的成就,但诺奖获得者还是寥寥无几的原因。

除了歧视以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还没轮到。

另外,诺奖还有一个潜规则,那就是科学家还要祈祷自己身体足够好,能等到诺奖,因为自1974年开始,诺奖就决定不授予已故人士。

段勇平无奈的耸了耸肩,您是老板,您说的算。

而且他刚才想了想,倒也算是理解方辰为什么要这么做了。

就不说t1和t0在公司的重要性,绝对如同核弹级别的,就单单说工资待遇都是了不得的,尤其是t0,跟他现在的工资待遇是一模一样的,每年基本年薪二百万!

其他各种奖金另算。

据他所知,现在国内还没有一个能拿到这个数的科学家,甚至连能拿到十分之一的都不多。

要不然的话,岭南重奖也不会引起如此的轩然大波。

“行了,暂时就这么安排吧,要不然你还以为我说要为华夏,为世界培养出一批顶尖人才,甚至诺奖科学家的话,是虚说的。”

“并且,擎天的t0,原则上只有一个,我自然希望能有人与之真正相匹配。”方辰沉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