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辰还没这么大脸面。
并且以苏副阁揆的品性,也不可能这么做,只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罢了。
但不管出于什么考量,这些大专院校和研究所的校长,院长,所长都会尽力阻止科研人员辞职,不批准,不给调档案,简直就是再正常不过的操作。
哪怕眼见单位里的科研人员,已经闲的只能坐冷板凳,他们也都不会放人走的。
而也正是这种种原因,导致大部分的科研人员即便有心去工资水平更高的民营企业,也会变得投鼠忌器。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两通两海中京海董事长,王洪德的“五走”精神。
当时王洪德是科学院计算机所的工程师,他觉得在所里无所事事,整日里干的都是一些对社会毫无作用,鸡毛蒜皮的小事,所以就想要下海创业,结果所里的领导不批准。
于是,王洪德直截了当地说道:“我决定从明天起离开计算所,最好是领导同意我被聘请走。如果聘请不走不行的话,借走!借走不行,调走!调走不行,辞职走!辞职走不行的话,你们就开出我吧!”
这种破釜沉舟的勇气不是一般人所具有的。
当然了,王洪德作为两通两海中京海的董事长,本来也就不是一般人。
就在许建树脑中不停胡思乱想的时候,朱院长突然也回过神,开口道:“行了,关于擎天吸引科研人员应聘的事情就不想了,你打个电话给方辰,让他晚上过来一趟,我跟他谈谈擎天成为世界五百强的事情。”
说完这个,朱院长眼皮一抬,闪过一丝莫名的光芒。
作为华夏经济的执掌者,规则的制定者,他自然对世界五百强更加看重,也知道更多的信息。
其实擎天并不是华夏第二个世界五百强,按照营收来算的话,去年中化的营收其实已经达到了世界五百强的门槛,大概能位列四百八十多名的样子。
至于说华夏营收排名第三企业,中粮距离世界五百强还有一段距离,如果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中粮大概可以在明天或者后年列入世界五百强之一。
想到这,朱院长的神情顿时变得有些玩味,根据营收来算的话,中粮去年还比擎天多将近五十个亿这样一个天文数字。
但奈何擎天增长的实在是太快了,这几年营收都是连打好几个滚,翻着跟头涨的,前年才八十亿的营收,去年就涨到了二百三十亿,硬生生的涨了一百五十亿,增长了将近百分之二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