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8页

而擎天的枭龙寻呼机明面上虽然是四千块钱,但经常供不应求,基本上需要预定才行,如果想要立刻买到,只能从黄牛手中拿货。

黄牛一般会加价个五六百块钱,这样算起来,在寻呼机上面,摩托罗拉已经要比擎天便宜一千一二百块钱才能卖的出去。

所以说,万燕比擎天降低一千块钱售价并不丢人。

但问题是,如果以三千块钱的售价销售万燕影碟机的话,万燕公司别说挣钱了,一台至少要亏一千三四百块钱才行。

那一千台,就是一百三四十万,一万台就是一千三四百万。

亏这么多钱,别说他不可能同意,就算他同意了,孙燕生也不会同意的。

此时,方辰嘴角微翘,心中似乎有些得意。

为他之前一口气下了三百万台影碟机配套订单得意。

正是因为有这三百万台订单,他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影碟机的成本给降到这么低。

没这三百万台影碟机的订单,孙燕生的斯高柏公司,怎么可能同意将芯片的价格从五十美元一片降到三十四美元一片。

据他所知,这样的价格,斯高柏公司已经没什么赚头了,一片芯片能赚他三四美金就不错,也就10左右的利润。

在素来50利润,甚至200,300利润都常见的芯片行业,哪见过10的利润,这简直就是个奇迹。

但为什么最终孙燕生咬着牙答应了下来,不就是因为他订单的量足够大,三百万片的订单,不但能保证刚刚诞生,尚处于羸弱,没有得到真正产品应用的解码芯片存活下来,甚至还能快速发展,并且挣回来至少一半左右的研发费用。

而对于其他零部件配套企业来说,也是如此。

三百万台的订单,能保证他们以一个低廉的价格向擎天供货的同时,还能拥有一定的利润,并且还愿意做。

要是只有一两万台的订单,不说单价成本要高的吓人,人家配套企业愿不愿意做,都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