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盖达尔瞥了丘拜斯一眼,然后似笑非笑地说道:“丘拜斯,你的胆子小了啊。”
丘拜斯老脸一红,紧接着又十分坦然地说道:“跟当时一心想要推翻苏维埃相比,的确胆子小的多了。”
说到这里,丘拜斯的眼中闪过一丝怀念之色。
他当年才二十出头,就在一群同学,崇拜者的簇拥下,热热闹闹的成立了,“青年经济学者会”这么一个连他都不知道具体做什么的存在。
这个青年经济学者会,是由列宁格勒市高等院校毕业生所组成的,明面上是在讨论和学习各种经济知识,但实际上却是为了在知识界更加深入推进民主思想。
随后,他还成立了改革俱乐部,冒着苏维埃政府的打击,抓捕,发表过更加激进的想法,甚至还过过很长一段东躲西藏的日子。
但无疑,那时候他是快乐的,充满希望的,认为自己的言论和努力,能为这个国家,为这个国家的人民带来的幸福的生活。
可现实却是……
丘拜斯的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甚至凄厉的笑容。
念头一动,丘拜斯看向盖达尔认真地说道:“盖达尔,现在我才知道你之前面对的压力究竟有多大。”
虽然他俩几乎是叶利钦身边并列的智囊和亲信,但实际上,他其实是一直弱于盖达尔一头。
盖达尔之前是政府第一副总理,实际上的总理,天然被赋予极大的权利,而他只是个总统办公厅主任,权柄全部来自于叶利钦的信任和授权。
并且大部分的经济政策都是出自盖达尔之手,只是相比于盖达尔,他的性格更加外向,活泼一些,这才显得能跟盖达尔齐头并列。
而现在盖达尔被鲁茨科伊给整下去了,他自然就顶了上来,成为了私有化政策的负责人。
此时,巨大的压力真是如排山倒海般袭来,压的他几乎喘不过气来,甚至脾气也越来越暴躁。
说真的,有时候想起来,他自己都吃惊,把一个市长绞死这种话,竟然能出自他的口,他这么个在原来人们眼中温文尔雅经济学者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