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0页

所以这个时候,过桥贷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做过桥贷的金融公司先给企业一笔钱,让其先把银行的钱给还了,然后企业、从银行贷出来款之后,再连本金带利息的还给金融公司。

但如果一旦银行抽贷,也就是企业还钱之后,银行觉得企业风险太高,不贷款给企业的话,那这个企业距离死亡估计也不远。

甚至企业这时候还会陷入恶性循环,成为借钱多的那种企业。

又或者说,大部分借钱多的企业,都是从这种企业中产生的。

但即便银行没有抽贷,而是再次下发了贷款,年终企业算笔账,这辛辛苦苦一年的忙活挣的钱,也大部分给银行和房地产了。

这就是现如今大部分企业的现状。

所以说,方辰本身并不排斥从银行贷款,更知道贷款是企业的必经之路。

只是他以前不是能挣钱嘛,既然他自己能挣钱支撑企业的发展,又为什么要找银行办什么贷款,平白给银行利息。

当然了,他其实心里也清楚,这年头只要能办的来贷款,其实就等于挣钱了。

原因无他,银行的那点利率跟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

打个比方,银行的贷款利率是10,而通货膨胀的速度是15,那是不是意味着,假设他能从银行贷出来一百万,然后全部购买成货物的话。

等到明年货物的价格就会变成原来的115,而所需要还的钱却只有110,这两者之间相差的5,岂不是凭白落到了贷款人的手中。

这也是为什么,每次银行大放水,有钱人的身价就会暴涨一波的原因。

毕竟通常只有有钱人才能从银行贷到大量的款项,而他们从银行贷到款然后购买货物,而更多的钱涌进市场就会推高货物的价格,就会造成通货膨胀,然后将货物以更高的价格卖掉之后,即便还了银行的贷款,他们还有不错的收益,几乎可以说是完全的空手套白狼。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货物都能这样操作,这要是在九十年代囤点米面什么的,估计早破产八百会了,毕竟米面这种东西即便到了三十年后,价格也没涨多少,根本无法支付贷款利息。

其实囤米面还算是好的了,这要是买一堆的桑塔纳,那可真就哭了,且不说每年的贬值率,就说新车的价格都足足腰斩了一半还多,简直亏到了姥姥家。

可以说,这些年华夏唯一值得囤的,能确定跑得赢银行利息的也就是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