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只要美国一句话,华夏就不能拥有制造先进芯片的能力,直接卡死。
而现在,美国并不会像前世那样,将华夏当做挑战其霸权的对手,国内学生去美国学习计算机芯片技术的通道,基本上还是比较通畅的。
并且芯片的制程也比较大,光刻机的生产难度也比较低,此时除了阿斯麦以外还有索尼,尼康,欧泰克等一票先进光刻机制造商,甚至连华夏自己的光刻机企业跟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也不像后世那样令人绝望。
然而最重要的是,东倭虽然已经被美国坑了一家伙,芯片技术,或者说整体的半导体技术并不能保持以前的领先优势,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现在保持在第一梯队还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在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初期,东倭芯片,半导体企业简直就是bug一般的存在,其依靠着低价优质作为武器可谓是横扫整个芯片市场,将英特尔,德州仪器等一票半导体企业给打的落花流水。
但随着九十年代,尤其是九五年,东倭经济彻底一跌不振,半导体企业因为美国的制裁,无法获得最新科学技术,然后东倭的半导体制造业这才逐渐式微,以至于在千禧年之后,被三星偷袭,让三星的逆市场投资战术给打的彻底凋零,不复存在。
如果他现在就开始为半导体行业做准备的话,难度会比等到千禧年之后才开始做要容易的做,甚至如果能将东倭那一部分半导体企业和技术给吃下来的话,无疑可以减少他十年,甚至更多的技术,人才积累。
不要以为,让东倭人跑到华夏芯片企业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尔必达是东倭内存芯片的领军企业,也是东倭,甚至乃至于是世界上最大的内存芯片企业,其诞生于1999年,实际是整合了日立、nec、三菱电机这三家东倭最大的内存芯片企业,所出现的庞然大物,巨无霸。
但可惜的是,就是因为美国的技术制裁,再加上三星的逆市场投资战术,导致尔必达在2011年破产,成为了东倭历史上最大的制造业破产事件。
而尔必达的前董事长,东倭半导体巨头坂本幸雄,却在几年后,出任华夏芯片制造商紫光集团的高级副总裁。
紫光今后将建立东倭设计中心,由坂本负责一线指挥工作。
关于就任紫光集团高级副总裁的理由,坂本幸雄接受共同社采访时表示:“不想作为一个失败者结束人生。想自己作个了结。”
其实坂本幸雄并不只是一个孤例。
既然东倭拥有大量的半导体人才,可这些人才又没有企业供其发挥才能,那么这些人才自然而然就会涌到向华夏这样对半导体人才极为渴求的地方来。
甚至可以说,他们只能来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