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收购第二个月,张如京放弃湾湾所有财产,兜里装着靠多年人脉募集的14亿美元,在开曼群岛注册“中芯国际”。
那是正是互联网危机的元年,也就是千禧年。
千禧年的华夏,85以上的芯片全靠进口,高端芯片清一水的洋货。
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张如京比谁都更明白,信息时代,芯片就是国家安全的核心。
他在内地建厂,本质上意味着核心技术的转移。
那时的华夏,用着西方国家淘汰的设备,学着过时的老技术。想引进点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比登天还难。
美国不卖设备,张如京绕过了美国从荷兰和瑞典搞了一批同样的设备回来。
没有人才,张如京广发英雄贴,一年多时间里,集结了国际上400多位芯片业技术工程师。
他们来自新加坡、东倭、湾湾、意大利等等世界各地,有人是麻省博士,有人在贝尔实验室工作,还有张如京曾经的老部下、台积电的老员工……放弃了国外的高薪、积累数十年的资历,来到中芯国际从头开始。
在资金筹集方面,他吸引到上实、高盛、华登、汉鼎和祥峰等多家公司的投资,筹集到10亿美金,2003年又募集了63亿美金,一个人几乎抵得上一个“909工程”。
另外,据说张如京为了突破设备禁运,费尽千辛万苦才拿到了出口许可。
目的只有一个:以华夏为起点,做世界芯片业第一!
第1170章 我给你一千亿!
方辰面带微笑的看着张如京,但心中却有一丝难掩的无奈,甚至悲痛。
张如京破釜沉舟的悲壮之举,并没有换来如楚霸王项羽般,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
在中芯国际成立的第三年,发生在世大公司的那一幕,又发生在了中芯国际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