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的时候,他们这些东倭的企业还笑话富士通和东倭电气,居然被一家华夏本土企业给打的落花流水,丢盔卸甲。
可等到,他们在东南亚跟擎天接触之后,这才知道擎天的厉害。
也就是说,他承认依照现在的情况,如果正常竞争的话,他觉得自己这些企业是竞争不过擎天的。
没办法,禀赋不同。
又或者说,他们现在所遇到的困难,究其根本是因为东倭竞争不过华夏,东倭产品的成本要远高于华夏产品的成本。
而擎天和他们这些东倭企业,只是这个大前提下的一个缩影而已。
但似乎也没什么好生气的,东倭制造业为什么会有现在的地位,为什么敢喊出来二十世纪是东倭的世纪,不就是因为欧美国家竞争不过东倭,东倭的产品成本远比欧美要低的多吗?
现在华夏只是沿着东倭以前走过的这条路,继续在走着,而东倭企业在跟华夏企业竞争的时候,又很不幸的变成了之前欧美所扮演的角色而已。
然而他更相信,如果等到哪一天华夏能富起来的话,也同样会有产品成本更低的国家,如以前之东倭,现在之华夏,所扮演的角色一样,来挑战华夏。
当然了,前提是华夏能够富起来。
对此,他并不觉得有任何的可能。
产品成本比较低,这是华夏的禀赋,而东倭,又或者欧美,自然也有自己的禀赋。
那就是更高的科技创新,更好的质量,更强大的品牌效应,这些都是欧美企业和东倭企业,真正傲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的根本。
如果不是因为这三个原因,只考虑产品成本的因素,那么欧美企业早就被他们东倭的企业给赶尽杀绝了。
可以说,在二战之前,欧美企业不但占据着上层的创新设计,还把持着中层的制造。
二战之后,中层的制造慢慢过渡给了东倭,东倭从此得以发展,然后发展后的东倭,又慢慢侵蚀到了欧美把持的上层,于是乎才产生了现在的东倭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