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东倭企业,在华夏开八百家体验服务店,想想都觉得疯狂。
而复读机和影碟机,更是擎天独立创新,连东倭都没有先进电子产品。
面对如此一个,集华夏低制造成本和先进国家科研技术和售后服务等诸多优点于一身的怪物,大贺典雄越想越觉得绝望。
这也是为什么,他不愿意在擎天的专利在国际标准中占据太高比例,甚至给出去1都觉得心疼的原因。
擎天的生产成本既然注定比他们更低了。
那么,他们只有通过标准,收取擎天大量的专利授权费来弥补他们自身,才能让他们的产品,跟擎天的产品具有一拼之力。
毕竟假如一台影碟机收擎天200块钱专利授权费,那就等于擎天的成本增加了200块钱,而他们产品的成本就可以降低200块钱,这一反一正就差出去了四百块钱。
这不但不是一笔小数字,更是他们这些东倭企业跟擎天竞争的必要条件。
第1191章 心头的阴影
越想,大贺典雄的面色便越发的阴沉可怖。
要知道,刚才所说的还只是他们能不能收到擎天专利授权费,所带来的成本和竞争力的差距。
可一旦反过来的话,让擎天收取他们的专利费,那就是一个巨大的,类似于山崩地裂般的灾难了。
毕竟假如,擎天一台影碟机也收取他们200块钱专利授权费,而他们无法收取擎天200块钱专利费的话,那就等于他们在专利上所需要增加的成本一反一正相加起来,变成了四百块钱。
而同时,擎天因为自身不但可以少支出200块钱专利授权费,并且还可以从他们的身上收到200块钱的专利授权费,岂不等于擎天因为专利的一反一正,减少了四百块钱的成本。
这两个四百块钱,相加起来,就是八百块钱了。
也就是说,仅仅因为这个专利权是由谁来收取,就存在着八百块钱的专利成本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