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5页

但就是在扩大生产,招收员工上十分吝啬,他们往上面报的扩产需求,批到是会批,可通常都会要求他们把新增订单交给富士康等代工企业。

他们不是说富士康代工的不好,但任何一个企业都有发展壮大的心愿,而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员工人数的增加。

再者说了,碰到紧急的时候,比如像现在,生产出来的手机已经告罄,那么他们是让自己厂里的职工们加班容易方便呢,还是找富士通下订单,容易方便?

方辰咧了咧嘴角,也懒得跟他们解释,毕竟让他们拥有跨越二十年的思维,是件并不可能的事情。

他不愿意增加员工的做法,其实就是国内互联网企业,或者苹果公司的打法,产品的设计,销售自己来,而生产这一块交给代工企业来。

毕竟生产制造这一块是最麻烦,涉及工序最多,但也是最不挣钱的。

富士康给苹果公司代工苹果产品,而苹果公司支付给富士康的加工费,每台在十美元左右,支付完各种成本,富士康的利润也就在3左右,也就是相当于富士通每生产一台苹果产品,能获得30美分的利润。

然而一台售价六千多的苹果手机,苹果则会拿三千多,超过售价一半多的毛利润。

但是方辰一直认为这个模式并不是最优解,全代工模式,固然能增加主机厂的利润,降低管理成本。

可并不灵活,特别是在现在这个代工企业并不多,企业大多选择自己建设车间,生产产品时代。

尤其是在企业准备不充分,不愿意投入更多资金冒险的时候,就会很容易变成类似于小米这样的耍猴企业。

又或者说,他不愿意看到某一天,富士康变成台积电。

在芯片产能受限的时候,台积电一家代工企业的利润居然能高达33,成为世界五百强中利润最高的企业,比英特尔,高通这些芯片设计企业还要高。

所以,在他的指示下,段勇平已经陆陆续续将一些产品的订单交给除富士康以外的代工企业。

虽然一时间,配合的并不像富士康那么好,还需要时间去磨合的,但这仍是值得的。

见一切正常,方辰便回到了燕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