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7页

于是问题就出来了,同样是机芯和激光头,索尼和飞利浦做的技术先进,价格也低,供货量大,华夏这边的产品技术落后,价格高,产能什么的,一时半会也不是说提上来就能提上来的。

如果你是客户的话,会选择谁?

通常来说,主机厂需要研发企业把零部件的价格降下来,才会采购,而研发企业需要主机厂采购之后,才能把成本分摊到更多的产品上去,从而将价格降低下来。

这就陷入了死循环。

也是后世很多华夏科研院所,包括创新科研企业研发出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却无法实现,只能束之高阁的重要原因。

并且即便有企业愿意信任国内的产品,给予一定的采购量。

这时候欧美企业的第二招就出来了,他们会依托自己深厚的底蕴,成熟的工艺,将原来的暴利产品大幅度降价,降到比华夏科研企业产品价格更低。

如果采购企业贪图诱惑,选择了欧美企业,那华夏科研企业还是死路一条。

然而等到华夏科研企业死了之后,欧美企业自然而然还会将价格涨上去,甚至比原来还高,来弥补自己之前降价的损失,反正采购企业也没得选,只能认栽认宰。

这也是为什么,方辰一旦确定国内企业生产的零部件可以使用之后,就会给予大量订单的原因。

毕竟订单数量不大的话,供货商的报价就会太高。

这一个个高价加起来,推出的产品,用户们怎么可能买账。

前一世,姜万锰的万燕影碟机为什么会死,除了民众需要教育,市场需要培养之外,就是因为万燕影碟机的产量太少,成本太高,导致姜万锰即便亏钱卖,这价格也不是用户们可以接受的。

然而放到方辰面前的问题是,他可以采购何胖子他们生产的机芯和激光头,但用户们如果不能接受的话,那也是白搭。

所以他才会说出那番话,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包容。

而且他相信,一旦让研发企业有利可图,研发企业会拿出更好,甚至惊艳的产品来。

只是这一切都需要时间的催化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