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到1997年建成投产时,华晶的技术水平已大大落后于国际主流技术达四至五代,月产仅800片左右,投产当年即亏损24亿元。
然而华晶厂的衰败,并不是在1997年才得以显现,像朱院长这样的存在,早在去年,就已经在方辰的撩拨之下,默认了这一事实。
可无奈的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投资也已经投资了,耽误也已经耽误了,即便是强行要求华晶厂下马,这些损失也无法挽回。
所以在今年制定九五计划的时候,朱院长就力排众议,直接明言,华晶厂的“908”工程已经可以宣告失败。
而且会议上,首长在参观完三星公司的芯片生产线,用了“触目惊心”这样的形容词,并表示,必须加快发展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半导体产业搞上去!
阁揆也随之表示,半导体产业是关系到国家命脉的战略性产业,必须坚决贯彻首长指示,要不惜代价把半导体产业搞上去!
为了保证华夏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朱院长和众多半导体专家们,已经重新制定了“909”工程,目标是建成一个05微米为起点的芯片生产线。
庆幸的是,“909”工程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极大的缩短了华夏跟国际一流半导体企业的差距,光荣的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要不然的话,华夏的芯片从业者们,想要追赶世界一流技术肯定会更加艰难。
不过,朱院长那边搞的“909”工程是国家队,是华夏国家意志的体现,显然跟方辰没有什么关系,他真正的目标还是华晶厂,要不然的话,他也不会来这里。
嗯,没错,方辰的芯片计划正式开始启动了。
九月份,张静茹在德州仪器的合同到期,他就可以退休了,而放到新加坡德州仪器芯片工厂的那批,安插到各岗位的技术人员,也可以陆陆续续回国。
在这之前,他怎么着也要把这个地基给打好,给他们找个能安身,施展才华的家吧?
而就如他之前所说的那样,整个华夏都没有华晶厂更合适的目标,连承接“909”工程的华虹公司都不如华晶厂合适。
毕竟要知道,华晶厂现在才是华夏实际上的最大芯片企业,拥有着最多的生产线,最多的技术工人,最多的管理人员和工程师,最丰富的经验。
只是因为投产和引进技术,谈判等问题,导致现有技术还没有落地,正式生产就已经落后了而已,但底子还是十分雄厚的。